不要吃油脂酸败的食物 蒋家騉 |
| ||
|
油脂是一类容易发生变质的食品,其变质的主要表现是酸败——脂肪酸被氧化,感官上可闻到耗味(哈喇味)。经研究证实,吃酸败的脂肪会对人体产生多方面的危害: ■ 酸败脂肪中的必需脂肪酸受到破坏,人体吃了缺乏必需脂肪酸的脂肪会出现包括大脑功能障碍,妨碍孩子正常生长发育在内的许多危害; ■ 由于酸败,使原来存在于油脂中的维生素A、D、E失去活性,造成人体脂溶性维生素缺乏; ■ 用酸败的油脂烹调各种食物,使食物中原有的营养素受到破坏,导致人体营养不良; ■ 人体摄入油脂酸败产物会破坏人体酶系统,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和功能; ■ 脂肪酸败产生的自由基会催人早老,还可能是引起癌肿的诱发因素; ■ 摄入严重酸败的脂肪可以出现头晕、呕吐、腹泻、腹胀、腹痛等急性中毒症状。 大家都喜欢吃素油,这是因为素油对保护心血管、降低胆固醇等方面有较好的作用,但是你可能不知道,素油比荤油更容易酸败变质,其原因是素油是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而不饱和脂肪酸在化学结构上比饱和脂肪酸更具有“不稳定性”,故而更容易被氧化。为了防止油脂在储藏、销售过程中酸败变质,生产企业会在出厂的植物油中采用一定的防止脂肪氧化的技术。 防止食用油中油脂酸败的传统方法是在其中加抗氧化剂BHT(二丁基羟基甲苯)、TBHQ(特丁基对苯二酚)等化学制品,虽然这些化学物质是国家允许使用的,但是,它们毕竟不是食品,而是化学品。采用先进技术的油脂厂现在已不再使用上述化学抗氧化剂,改在油脂包装中充氮,用氮气赶走油脂中的氧气。因为油脂中没有氧气,所以能有效地避免脂肪被氧化,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质量。由于我们吸入的空气中78%是氮气成分,所以在植物油中添加少量氮气是不会对人体产生任何危害的,却可保证油脂食用者的健康和安全。而且在打开食用油包装盖及烹调时氮气会很快消失。 在加工各种含有脂肪的食品时,是不会另外添加防止油脂变质的抗氧化剂的。 防止油脂酸败危害的方法是:应购买出厂不久的新鲜的食用油及其他食品,不要等到接近保质期时才吃;优先购买小包装的充氮植物油;食用油及含油脂的食品应存放在温度低的地方,避免炉灶等热源和日光晒等直接影响,以免加快油脂酸败;打开包装后宜尽快吃完,对多余的食品应加盖(塑料袋用夹子夹紧),以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鉴别油脂是否变质的简易方法是能闻到异味,所以对于已经有耗味(哈喇味)的食用油及其他食品不要再吃。 (作者为上海市营养学会副理事长; 主任医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