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8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清华学者发表观点认为
今年的加息周期还没有结束

邢飞


  一个月两次加息、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央票、实行商业银行的窗口指导……随着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的发布,中国宏调措施也进入出台密集期。从7月中旬以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调控部门不断释放着对于保持中国经济健康运行的决心和力度。

  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高密度的货币政策显然不是权宜之计,而是调控部门经过沙盘推演之后渐次推进的政策布局。他认为,今年的加息周期还没有结束,随着政策效果在未来几个月进一步显现,“处于高位的经济增长速度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水平将在下半年双双回落。”

  CPI年底前将回落   

  记者:仅仅过了一个月的时间,央行在上周选择再次加息,那么,本次加息对于目前处于高位的CPI有何影响?

  李稻葵:对于此次加息,央行给出的解释之一是“稳定通货膨胀预期”。“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就是防止部分群众因担心物价会从食品传导到其他消费品,从而把钱从银行拿出来去买东西,造成抢购。

  实际上,目前CPI上涨还是猪肉等食品以及副食品推动造成的,与百姓日常生活相关的大宗家电等商品供给充足,并没有出现因供应不足而导致的抢购,甚至一些商品的价格还出现下降。此外,调控部门今年以来已经出台许多调控措施,本次加息再次显示出调控部门稳定物价的决心。因此,我认为,在通胀预期还不强的情况下再次加息,可以稳定市场的通胀预期。

  记者:您认为下半年的CPI走势如何?

  李稻葵:猪肉等食品价格有其周期性,尽管9月、10月CPI还可能继续保持目前的水平。不过,经过半年来的调整,我认为CPI涨幅将在今年年底出现回落。

  年内还将小幅加息   

  记者:频繁加息对股市影响大吗?

  李稻葵:可以说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与国外许多投资机构和个人通过投资工具从银行借钱投资不同,中国股票市场上靠借钱炒股的情况还很少。因此,我们对利率变化没有国外敏感,加息对股市影响非常有限,这从今年几次加息后股市的表现就可以看出。

  记者:您认为下半年还有哪些政策要出台?

  李稻葵:我认为今年的加息周期还没有结束,主要是因为目前实际利率水平还比较低,加息对于稳定储蓄有积极影响。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虽然在控制货币信贷方面比加息更有效,不过,目前上调空间有限,再次上调比较困难。因此,我认为央行今后几月还将小幅加息,具体次数将视随后几个月的经济情况而定。

  政策效果将陆续显现 

  记者:近期高密度出台的调控政策,对于宏观经济将产生哪些影响?

  李稻葵:事实上,高密度政策主要针对三个目标:一是刚才提到的CPI;二是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防止经济走向过热;三是促进股票、房地产等资本市场健康稳定。

  我认为,这些政策实施的效果将陆续显现出来。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目前经济出现的许多问题与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有关,还需通过体制上的改革来进一步完善。

  记者:对于下半年的宏观经济增速,您是如何看的?

  李稻葵:我们预测经济增速将在下半年有所回落。今年以来采取的宏调措施已经达到了预计效果,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得到了控制。此外,我认为,中国经济增速控制在10%到10.5%的水平比较合理,这将为经济更长远的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邢飞 (据北京晨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