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观念逐渐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品质型 台州农村“夜消费”风生水起 贺军 |
撰稿 贺军 “朝作夕息”是广大农民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然而,这几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原本只有城里人才有的“夜消费”,已逐渐被农民接受。在台州三门县,夜宵、茶点、休闲等“夜消费”场所纷纷兴起,成为当地农民夏日纳凉避暑的好去处。 农民自己“农家乐” “夜消费”引发的商机被一些头脑灵活者捕捉到。三门县浬浦镇西浦村村委会主任林建所与合伙人林咸茂,于2002年利用村里废弃的上嘴头水库办了个垂钓中心。今年6月份,他们又投资40多万元办起卡拉OK、茶点等,把垂钓中心的名字改成“农民休闲垂钓中心”,建起农民自己的“农家乐”,并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上。 8月14日晚上7时多,笔者在该中心看到,来到这里消费的农民络绎不绝。来自该镇河里村的村民牟永联一边与家人吃着夜宵,一边开心地说:“以前晚上没事打麻将,现在吃吃龙虾、喝喝啤酒,蛮不错。”林建所介绍说,因为顾客主要是“泥腿子”,所以价格相对城里要便宜许多,一桌只要七八十元,一晚上的营业额有二三千元,顾客主要是来自健跳、沿赤、花桥等周边乡镇的农民。 水库大坝有夜宵 该县沿赤乡赤坎村村委会主任方从康于今年5月份在村里的黄山塘水库大坝上开起夜宵摊点,与此同时,还办起“滨海娱乐城”。“生意好的时候,光夜宵摊点,一个晚上营业收入就有1000元。” 方从康介绍说,由于种种原因,他前不久打算把“滨海娱乐城”转让出去。消息一传出去,就引来许多投资者。临海人厉某“捷足先登”,于日前与他签订了转让合同,打算重新开张营业,目前正在周边乡村进行宣传。 忙活一天该享受 近日,笔者在三门县海健公路两旁看到,隔上一段路程就会有一家夜宵摊点。据了解,在六敖、海游、亭旁、健跳等乡镇,也有多处依水而建的夜宵场所,比如海游镇水岙门大桥附近的龙虾摊点、六敖连心塘旁的“三门第一龙虾”。 “现在的日子一天好过一天,忙活了一天,晚上享受一下值得。”不少农民说。 业内人士分析,农民之所以舍得花钱“夜消费”,主要是因为钱袋子越来越鼓。据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三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3881元,同比增长12.7%左右。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农民的消费理念悄然转型,逐渐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品质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