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执法绿茵场 何轶 俞剑 |
|
“虎父无犬子”,借这句话错位来形容女裁判徐左是再适合不过了。她的母亲左秀娣是我国第一位国际级女裁判,而徐左在“蒙牛杯”新民晚报暑期中学生足球赛场上裁判的形象丝毫不输给身为同行的母亲。 中午的太阳烤得大地火辣辣,亮橙色的遮阳伞下,身穿灰色裁判服的徐左“混迹”在一群身着黑衣的男裁判堆里,谈笑风生。架着二郎腿,手中拿着饮料,边看比赛,边和身边的同伴比划着,徐左一脸轻松。中场休息时,眼见着一个裁判一脚射门歪得离谱,场下的徐左按捺不住,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飞奔上场,看到皮球就飞起一脚。见球慢慢滚进球门,乐呵呵的徐左蹦跳着回到座位。一脸悠闲的神情,一副孩子气的模样。 上场“执法”的徐左一下子威严起来。收起了灿烂的笑容,换作专注的表情。她常以冲刺的速度随球在半场之间来回跑动。一见着有球员犯规,徐左迅即作出反应,吹响哨子,单手利落地一抬指向一方。禁区外,一个球员抢球时铲倒了对手,这个犯规可逃不过徐左的“法眼”,她快速奔到犯规球员面前,毫不迟疑地从兜里掏出黄牌。女生徐左也有女孩子细心的一面,发现球员脖子上佩戴着的坠子,特意在赛前提醒球员把坠子挪到颈后面以免意外受伤。 顺利吹完比赛,徐左和其他裁判探讨着比赛走下场,又回复到活泼洒脱的模样。 实习生 何轶 记者 俞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