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上海地产
 第A20版:上海地产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投资理财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A29版:求职
 第A30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A3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A32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4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5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6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7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8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9版:汽车·广告
 第B20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2007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从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新“尺子”谈起

周敏凯


  周敏凯

  最近有两则关于干部政绩考核的新闻令人感慨,一是今年下半年全国省级领导班子换届中,节能减排工作将作为领导干部政绩综合考核重要内容;另一是在全国招商引资中,许多地区不再以 “劳动力廉价”为“优势”条件,如山东省将职工工资和企业效益同步增长纳入官员政绩考核范围。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是社会发展重心的指示器,也是导引领导干部行为的指挥棒。改革开放以来,一度仅以经济发展、GDP增长为领导干部工作中心与热点,这些因素也是各地政府考核干部的硬指标。于是出现一种社会风气:各级干部热衷于追求经济效率、招商引资数量、地方道路、广场、楼堂馆所硬件建设,拼速度,比规模,政绩工程层出不穷,还美其名为打造招商引资环境;而对节能减排、资源环境保护、群众基本生活保障等问题缺乏热情,这方面工作是干部考核盲点,干部工作软肋。突出例子,如安徽阜阳以引资为由造机场,结果每天登机人数没有机场管理人数多。淮河两岸大肆招商引资,密布高能耗、高污染“五小”工厂,GDP上去了,沿河居民却因河水污染守着大河没水喝。当国人陶醉于“世界加工厂”,整个社会浮躁不安向钱看,生态环境保护与子孙后代发展被置之脑后时,社会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加大。现代化建设如不顾现状、不对未来负责,没有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干部综合考核指标,就不能指望有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干部政绩。

  我们可以看到,干部考核标准正在发生转换,趋向完善。各级领导干部开始更加关注科学发展与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民生问题。相信“十七大”以后,一系列社会与环境发展指标会成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硬指标与干部工作焦点,百姓可以指望攀升的物价得以抑制、食品安全得以保障、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