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上海地产
 第A20版:上海地产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投资理财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公众服务
 第A29版:求职
 第A30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A3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A32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汽车科技
 第B13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4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5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6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7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8版:汽车·安全特刊
 第B19版:汽车·广告
 第B20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21版:广告
 第B22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24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2007年8月2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信用指数不断上升
五点八六亿自然人有了信用档案

王亦君


  本报北京中午电 (驻京记者 王亦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苏宁上午披露,我国已建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截至今天,5.86亿自然人已有了信用档案。

  苏宁指出,金融服务是中央银行的重要职能。与商业性金融机构相比,中央银行的金融服务具有法定性、公益性、基础性、引导性等特点。

  苏宁介绍说,集中统一覆盖全国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2004年底试点运行,2006年1月正式宣布在全国进行运行。截至今天,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1232万户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个人信用基础数据库已为5.86亿自然人建立了信用档案,也就是说国内绝大多数有收入的人都给他建立了信用档案。

  他指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成,对改善整个社会信用环境产生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最近世界银行集团全球商业环境报告进行了一种衡量,称由于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的建成,中国的信用指数由2003年的3%上升到4%,而亚洲经济组织平均信用指数是1.9%。据国外机构分析,这个指数每提高1个百分点,可以促进GDP增长0.9%,促进生产率提高0.7%。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金融领域之外,这个信息系统的建设为其他行业的信用建设以及执法管理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