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们放心地老去 叶良骏 |
童年时代,夏夜的晒谷场上人声鼎沸,唯有年事已高的太公太婆们坐在一角无人搭理。有时,会有一位老人用拐杖点地重叹一声:“西(死)勿西(死),鹿变鸡”。 我一直不大明白这句话。如今,小区、街头,随处可见呆坐的老人,混浊的眼里一片茫然。想起家乡流传的老话,不禁悚然;鹿真的会变鸡? 幼儿在学步。风轻云淡,树绿花红,这一切都与他无关。他的眼里只有一步之遥的妈。小小心肝拥着年轻的妈,犹如依靠着整个世界。那时的妈是一头活力四射的“金鹿”。 上学路上。妈一手拉着孩子,一面不断地说活:“苹果不光是吃的,它还引出了牛顿定律。”一路走去,背口诀,念英文,还有叮咛;“放学赶紧做功课,练钢琴……”那时的妈,包罗万象,无所不知,孩子“噢噢”地应着,满眼是信服。 日子似乎还没来得及过,孩子已长大。十四五岁的少年,“为赋新词强说愁”,他们锁日记,锁抽屉,锁房门,把心也锁起来。手足无措的妈只好一遍遍地说:“我是为你好。” 却只换得莫名的敌意。无奈的妈只好当“克格勃”:偷看日记,窃听电话,查阅信件,甚至去异性同学家大闹……对立的“泥潭”,使儿女渐行渐远,妈成了一头困兽。 儿女婚嫁时,妈挑媳妇要温良贤淑,找女婿要有财有房。儿女却唱“因为爱所以爱”,管他是鸡还是凤凰,选的多半不符标准。但爱屋及乌,妈出钱出力笑迎新人。谁知两人世界岂容别人插足,操碎了心的妈成了多余的人。 当妈升级为祖辈,她有了一段黄金时段。小夫妻首尾不相顾,妈又成了救命菩萨。家是旅社、饭店、托儿所,妈却忙得笑口常开。孙儿牙牙学语,蹒跚学步,上学接送,又一个轮回,此时,她向着马拉松的终点,拼力作最后的冲刺。 借了妈的翅膀,儿女飞走了,孙辈远行了。杜鹃泣血,春蚕丝尽,被掏空的妈老了,老了!儿女无法接受,一向无所不能的妈,怎么会吃饭打噎,走路磕跌!她颠三倒四,丢东拉西。她衣履不整,病病歪歪。于是,她的病,她的烦,她的呆……都成了错。鹿,就这样变成了鸡。 想起陈毅探母之事。陈母见儿子进门,藏起了尿裤。陈毅说:“小时候,娘不知给我洗了多少尿裤,今天,我就是洗十条裤子,也报答不了娘的养育之恩。”这位元帅,这个儿子,将娘的脏衣裤抱去,一件件洗了。当儿女的,能如此想,如此说,如此做,妈何惧老之将至。 很想代天下所有的儿女对母亲们说,不要怕,您尽管老去,不要紧,我们不怕您老。我们已不需要您操心了。现在,您不需要坚强,不需要克制。您可以无理,可以脆弱,可以耍赖,可以唠叨,可以骂人,可以做您想做的任何事,不必在意别人的眼色……我们都接受,都容忍,都习以为常。因为子欲养而亲犹在,是人生一大幸事,是大福分。只叹岁月无情,老人来日无多,此时不珍惜,还待何时。 这样,“西(死)勿西(死),鹿变鸡”, 也许无法改变,但他们却可以放心地老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