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股市分析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4版: 广 告
 第B25版: 广 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 广 告
  
2007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令热线”火爆的冷思考

程志忠


  据报载,今年“夏令热线”的来电突破了五万个,开通二十五天的来电量超过了去年五十天的来电总量。看到这一消息,我既为众多市民勇于反映民生问题而钦佩,也为民生问题的日益增多且其中许多问题由来已久而忧虑。毋庸讳言,“夏令热线”的火爆,反映了一些职能部门平时工作未能到位,甚至失职。

  “夏令热线”是新闻媒体多年来坚持推出的一项贴近民生的重要举措。它架起了一座沟通市民与市民、市民与媒体、媒体与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桥梁。市领导的直接关注,新闻媒体的及时传呼、报道、督促,使得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突出问题得以整改、解决。“夏令热线”的独特作用,增强了市民对它的关注度、信任度。笔者父亲前不久遇到一件烦心事,由于楼上邻居外墙下水管断裂,连日暴雨造成父亲住房的内墙及天花板大面积渗水、发霉,多次向有关方面反映,迟迟未能解决。适逢“夏令热线”开通,我即打电话反映,“热线”及时与有关物业部门取得联系,对方立即上门,察看后采取措施,遂解了我父亲的忧愁。“夏令热线”这一直接反映广大市民呼声的平台,实实在在地为大家解决了夏令期间的难题。

  但从另一层面想,“夏令热线”每年只开通一次,而作为特大型城市,众多的民生问题随时随地都在发生。如果有关职能部门、主事单位能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牢记在心里,始终视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将群众需求作为第一选择,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为民服务意识,及时解决群众关心的民生问题,把相关措施落到实处,那么“夏令热线”的来电也就不会这么集中、火爆了,社会的和谐度也必然随之大大增强。但愿今后的“夏令热线”来电少些、再少些!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