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民生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特别报道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股市分析
 第A20版:投资理财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2版:好吃·上海味道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上海地产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2版:广告
 第B24版: 广 告
 第B25版: 广 告
 第B26版:上海地产
 第B27版:广告
 第B28版: 广 告
第A09版: 目击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8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澳洲“小马哥”闯荡上海滩

孙中钦 乐梦融 许明

  ■ 乔治酷爱极限运动,在空中释放压力、挑战地心引力是他最快乐的时刻
  ■ 在乔治的辅导下,孩子们的滑板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 乔治经常向自己的学生演示技巧

  乔治·杰克逊来自澳洲昆士兰,满头“麻花”满脸落腮胡子,一笑露出嗑掉半颗的牙。自言是小轮车“造”的孽。21岁的大男孩言谈透出腼腆,可酷似“人猿泰山”的造型会在半夜吓跑出租司机。不过,在农民工子女口中,他踏上小轮车就变成最帅的“小马哥”。

  “小马哥”借宿五角场附近。周围的邻居多是外来务工者。他每次去杨浦SMP滑板公园,屁股后面总少不了农民工孩子。

  “我以前在澳洲也做过搬运工,和他们父母还算同行呢!”善良的“小马哥”亲切地脱下防护装备,“武装”起小朋友,教他们各种炫动作。进步神速的徒弟们让“小马哥”很意外。他用夹生的中文兴奋地夸赞:“李敢挑战U型滑道了,No.1小朋友!”

  SMP滑板公园里,几乎人人认识这澳洲小伙。在公园旁修理下水管道的老李,也喜欢下工后来看台上坐坐。问到谁是高手,老李憨厚一笑,指指飞在半空中的乔治。

  在SMP滑板公园,乔治徒弟成群,15岁的李浩然虽还没练成乔治在障碍群中“翻山越岭”的本领,但跃上台阶来个360度急转,小菜一碟。

  “小马哥”的街区小轮车水平在圈内被公认为中国大陆前十,但技艺再怎么高超,也终属“凡人”,他身上大大小小的新伤旧创不少于20处,手指骨折了,他甚至还会自己扳正。

  如今虽是中国某极限运动品牌的签约车手,每月1000元底薪加上表演秀和比赛奖金,平均一个月也就3000多元。当被人嘲笑为外来“贫民”时,他却无比得意:“我可以把玩小轮车作为职业,还交到了这么多中国朋友,多自在啊!” 

  本版摄影  孙中钦  本报记者 乐梦融  实习生 许明

  详细 070830109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