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雕例赏 张林杰 |
|
张林杰 犀角是犀牛皮肤及毛发的角化物,和牛羊的角完全不同,它含有碳酸钙、磷酸钙、酪氨酸等成分,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犀角被神化为能解百毒、能通天入水的一种神物,甚至还成为高等级官员的专用配物,并和玉器、珍珠、象牙一样被列为珍宝。 明代以前,犀角多作光素,明清时期一些竹木象牙的雕刻艺人把其雕刻技法应用于犀角上,使犀角雕刻达到鼎盛时期。限于犀角的形制和珍贵性,其雕刻造型以杯式居多,诸如此件犀角镂雕鹤鹿同春杯: 杯为非洲犀角制,其画面置于深山老林间,山崖溪涧旁,两位老人促膝谈心,面带微笑,一童子站立身后,怀抱书匣,笑容可掬。老林古松,参天蔽日,极具幽静之意,体现了一种恬淡隐逸的自然之趣。溪涧边置双鹿,一鹿卧,一鹿欲试水溪涧;另有对鹤,一鹤涧中觅食,一鹤展翅回首,似与同伴嬉戏。姿态各异,形象生动。鹤鹿均为古代瑞物,《淮南子·说林训》载:“鹤寿千岁,以极其游”,王建《闲说》诗:“鹤寿千年也未神”;鹿亦可代禄,因此鹤鹿有祝福庆寿之意。此杯材质温润晶莹,色如田黄,堪为犀中之珍。作者采用多种雕刻手法,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做工精致,显示了精湛的工艺水平。 明日刊登一篇《牙雕例赏》,敬请留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