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6日至8月30日,本报共接市民来电69352个,诉求办结率达到97.8%—— “夏令热线”满意度80.89% 晏秋秋 |
|
市民满意度——80.89%!由第三方测评的结果显示,从7月16日至8月30日,本报第15届“夏令热线”取得良好效果。与以往相比,本届“夏令热线”的满意度等多项指标均呈良性发展势头。 投诉比重明显下降 至昨天“闭线”,“夏令热线”受理市民诉求的办结率为97.8%,其中实际解决达到了80%,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5个百分点。市民满意度为80.89%。 在全部来电中,市民投诉比重明显下降。“夏令热线”共接到投诉电话25104件,占有效诉求总量的56.9%,比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在投诉总量下降的情况下,郊区县市民投诉上升,共2546件。 此外,“夏令热线”接到市民表扬电话、信件明显增多,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4倍。市民表扬涉及城建系统内所有行业,其中市容和城管57件,房地56件,城建热线33件。 市民来电增加91% “夏令热线”期间,“12319”城建热线共接到市民来电69352个,日均1508个,同比去年增加91%,接通率87%。与去年“夏令热线”相比,市民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增长了36.3%。 本报与相关部门聘请的大学生志愿者、白领志愿者、社会监督员、网格化监督员,也积极参与“夏令热线”。志愿者参与了大型体验式采访报道,先后体验小区保安、小区经理助理及网格化管理员等角色。 跨前一步主动服务 “夏令热线”开通第一天,韩正市长亲自接听市民来电。韩市长接听的第一个市民来电,反映居住小区自来水水质不好。为此,静安区政府先期垫资230余万,9月初前将更换小区内所有水箱与水管,直接受益市民360余户。 随后,“夏令热线”参与单位的主要领导,先后到“夏令热线”指挥中心接听来电。每天16至20时,各职能部门的处长们到“夏令热线”指挥中心接听涉及本行业的市民来电,解决突发问题,并将接听电话的心得写成“值班日记”,接受群众考评。 “夏令热线”期间,市房地局、水务局、市政局、绿化局、电力公司、中国电信上海分公司等,跨前一步主动服务,先后开展了大型便民服务活动。 三大顽症成为焦点 今年“夏令热线”的诉求焦点,依然锁定在乱设摊、违法建筑、夜间施工噪声扰民三大顽症上。 市民诉求排名第一的仍是乱设摊(6165件),同比上升37.7%;第二位是违法建筑(4552件),诉求量是去年同期的5倍,排名由第四升至第二。第三位是夜间施工噪声扰民(含建筑工地、市政道路、重大工程),总数为3231件,同比去年上升92%。 “夏令热线”期间,市民关于道路积水、房屋漏水等问题的诉求急剧上升。其中反映小区内积水191件,市政道路积水131件。杨浦区积水问题尤其严重,共153件,占全市总量的48%。房屋漏水方面,市民诉求达到1026件,同比去年上升133%。 评估机制有所创新 在去年基础上,今年“夏令热线”增加了电力和环保两个行业,受理范围扩大到12个行业,上千类问题。有四类问题市民诉求明显增多,成为市民关注新热点—— ■ 反映水浑、水黄、红虫等水质问题较集中,共310件,此类问题去年诉求为45件; ■ 反映终点站内公交不熄火,造成噪声扰民的诉求197件,同比上升84%; ■ 关于小区绿化诉求共359件,其中近八成是反映小区内树木需要修剪; ■ 反映偷倒乱倒垃圾的行为共185件,是去年同期的近6倍。 此外,今年“夏令热线”在对各部门工作效果的评估机制上有所创新,除热线回访和媒体监督外,还引入了第三方测评机制,邀请市质协用户评价中心作为“第三方”参加了市民满意度测评。 首席记者 晏秋秋 详细 070831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