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职场方圆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人物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电
 第B24版:资讯生活·家装
    
2007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50多张交通法抄录卡随身带
——记长宁交警支队民警邵炯
黄樱 袁玮


  “十字路口小岗位,群众工作大舞台。”长宁公安分局交警支队民警邵炯就是这小小路口的执法者。

  2004年,20岁出头的邵炯从警校毕业走上交警岗位时,觉得“不与坏人打交道,算什么警察”,但上岗后的一件事改变了他的想法——一次处理违法非机动车,对业务还不熟悉的他竟被违法者的狡辩弄得哑口无言……这件事让邵炯明白了:每个行业、每个岗位都是一门学问。

  他找来《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业务书籍,逐字逐句研读,把条款抄在50多张卡片上,随身携带,有空就背。他虚心向老同志“取经”,掌握了处置重、特大交通事故的流程手段。为熟悉辖区交通环境,邵炯常常利用下班时间骑车熟悉道路情况,不仅对各类公交线路做到心中有数,还对辖区内的加油站、修车点了如指掌。他还专门制作了所管辖的新泾、北新泾地区16个公交车站示意图及行走路线。

  邵炯有一句座右铭:“用力做,只能把工作干完;用心做,才能把工作做好。”他所在岗位位于仙霞路剑河路口,毗邻西郊百联,周边交通相当复杂。2005年夏天,交警总队在全市开展“提高行人骑车人守法率”宣传整治活动,并把仙霞路剑河路口定位为市级示范岗位。在夏季最为酷热的4个月中,邵炯克服各种困难,日均纠处违法行为30余起,发放宣传资料共计4000余份。经过4个月的宣传整治,这一路口行人、骑车人的守法率、遵法率都有了明显提高,邵炯也被交警总队授予全市“执法标兵”称号。

  去年夏天的一个傍晚,邵炯拦截了一辆超速行驶的轻便摩托车,21岁的当事人小李说明情况后,邵炯没有简单地处罚了事,而是耐心细致地教育。临走时,他故意说了一句:“叫你那些‘哥们’不要再在马路上飙车了!”小李连连点头。从那以后,这个地区的“飙车族”不见了。小李骑着自行车路过路口时,总要停下来同邵炯打打招呼,说那帮“哥们”听了他与交警的这段故事,再也不飙车了。邵炯说:人生如同交通道路,也有许多关口,对小李的违法纠处,就看你是推一把还是拉一把。而这一推一拉,取决于老百姓在你心中的位置到底有多重。

  通讯员 黄樱  本报记者 袁玮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