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电影节特别报道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读者之声
 第A22版:职场方圆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A25版:新民环球
 第A26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27版:新民环球·博览/人物
 第A2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0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1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人物
 第B20版:广告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电
 第B24版:资讯生活·家装
  
2007年8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手大脚把薪水花光,月底还得向父母伸手。有人这样称呼他们——
“月光”族+“啃老”族=“月老”族

周枫 金志刚


  “富,富不过一个月;穷,穷不到三十天”——这是“月光”族的“格言”,月月有入账,月月花光光;“说年轻,不年轻,从小靠父母,长大也如此”——这是“啃老”族的“写照”,到了该工作的年龄却“赋闲”在家,靠“吃”父母的薪水度日。

  而如今,社会上又出现了这两种类型的年轻人的“综合版”:“月老”族——月初是“月光”族,大手大脚地花自己的钱;月末变成了“啃老”族,自己的钱花光了,只好向父母伸手要钱。

  自己挣的钱不够花

  大多数“月老”族年龄在20岁至30岁之间,以拿着不菲薪水的白领女性居多,月收入在2000元至6000元之间。年轻、高薪是“月光”的本钱,过分追求时尚和享受,又让他们在月底没钱的时候“啃老”。

  邹小姐坦言自己就属于“月老”族:“花钱是为了追求一种快乐的感觉,我知道这样不好,但不停地购物就像吸毒一样有瘾头的。”她大学毕业刚两年,在一家私企工作,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作为独生女,与父母住在一起,每天在家“赖吃赖喝”,自己的薪水自己花,每到月末还要父母贴“生活费”。

  每月花费三大开支

  从小娇生惯养,没有吃过什么苦;对父母和家庭缺乏责任心,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规划;过分追求时尚和享受——这是“造就”一个“月老”族的三大原因。只要看看邹小姐是怎么花钱的,就知道这一人群的生活态度了。

  邹小姐说,她每月工资的一半是花在买服饰和化妆品上。像同类型女孩一样,邹小姐喜欢漂亮的衣服、时尚的鞋子和一线品牌的化妆品,对爱好名牌的她来说,这是三大开支。

  邹小姐说:“这三项开支我得轮着来,比如这个月买了衣服,就只好不买鞋子和化妆品了,否则5000元都不够花。”平时,邹小姐喜欢和同学朋友一起去吃饭、泡吧、蹦迪,每个月还得去整理头发,不时还得叫“差头”,“沦”为“月光”族实在也没什么奇怪的,有时太窘迫了,就得向老妈要点“赞助”。

  制订一个理财计划

  如何治疗“月老”族的“通病”?理财专家认为,和他们谈太多的大道理没有用,只能逐渐教会他们一些粗浅的理财知识,逐步改掉大手大脚无节制花钱的坏习惯。

  专家建议:

  ● 制订计划 理财第一步是制定一个3年-5年的切实可行的理财目标,最好是写下来,而且要尽可能的具体。

  ● 分解收入  将理财目标分解至每月,月收入中消费、存款、投资占比大致可按1∶1∶1的比例分配。

  ● 控制消费  考虑到现代社会就业竞争压力加大,年轻白领普遍面对着未来就业及收入不确定性风险,邹小姐应该将每月生活消费控制在1000元之内,将余下的1000元投资变现能力较强、稳定性较好的理财产品。

  实习生 周枫 本报记者 金志刚

  调查  070831108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