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姑娘吴越 郭虹渊 |
| ||
| ||
| ||
| ||
|
◆ 郭虹渊 不张扬、不惊艳,吴越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丽。戏如其人,淡淡清香,袅袅升起,若有若无。她的成名作是《和平年代》,她没有大红过,为人也低调。在她平平淡淡的外表下,是一颗倔犟的心,她属于有个性的演员。她的新闻很少,她有她自己的价值观,她不会因为小有名气又受点追捧后,就看不清脚下的路。吴越有一般女演员所没有的书卷气,这很难得。 1. 吴越版之 “青楼名妓” 30集电视连续剧《中国往事》,正移师浙江横店拍摄。它以江南曹、郑两大家族的故事为主线,展现了中国近百年来的社会进步和民族振兴。吴越在剧中扮演青楼名妓“晚月”。 第一次打通吴越电话时,她正在北京忙于拍摄工作,听说新民晚报要采访,很爽快地答应了。当剧组移师横店时,吴越利用难得的休息间隙,接受了我们的电话采访。 很难想象清纯的吴越会演这样的角色,我问:“演一个青楼女子,是不是很有挑战性?”吴越说:“这个角色在开场时就已经和大少爷好上了,等于是说,观众看不到她在妓院和别人争风吃醋,争名夺利。”我说:“那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她的这个特殊的身份,导演只是过渡了一下?”“对的。” 吴越介绍说:“晚月在戏中一出场,就是让人给大少爷送封信,信中告诉大少爷说,‘我已经怀上了你的种,要还是不要,给我回个信’。这是一个非常酷的人,很有自己的主张。她是大少爷的精神支柱,什么事情都是她给大少爷拿主意。”电话里,吴越的声音非常纤细和清脆,却异常的果敢,怕是“晚月”的性格影响了她,抑或她给予“晚月”更丰富的情感? 吴越不是一般概念里的“美女”,但有着较好的艺术感觉和可塑性。1996年她在电视剧《和平年代》中,饰演将军的女儿闻璐。她恬静、含蓄的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全国人民一下子记住了她。 之后的电视剧《口红》,吴越扮演女主角江晓歌,那是一个一波三折又令人感慨万千的爱情故事。那个角色有点闷,全靠演员用表情和眼神来传递,这部电视剧也赢得了观众非常好的口碑。 1999年,吴越主演了孟京辉导演的先锋话剧《恋爱中的犀牛》,她的表演非常到位,很有张力和感染力。之后,虽然又有其他版本的演出,但1999年的演出被公认为是最经典的一次,它使很多年轻人又开始喜欢舞台艺术,走回剧场。 2. 那时年少 吴越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当年她是以全班第一的成绩考入这个专业。吴越说:“我从小就喜欢表演,也不知道为什么,从小就向往。然后一直保持着这样的理想,高中毕业后,就很顺利地考上了戏剧学院。”喜欢艺术的孩子,通常文化课成绩不怎么样,而吴越却是个例外。她初中的时候就考入了上海市一所重点寄宿制中学,一直到高中毕业,整整六年时间,都是在非常严格的教学环境里长大的。据吴越说,学校规定晚上9时30分就熄灯睡觉,离开宿舍楼出去打瓶水都要老师写字条。 我问:“那么考入上戏,完全是另外一种环境了,有不习惯吗?”“还好吧。那时,我以为看门的老伯都是艺术家,因为是艺术类学校嘛。对,那个时候我连看门的都很尊重,因为我从小所接受的教育就是这样的。” 由于上戏的第一学期对新生有一个甄别考核,如果考核不过关,就会面临退学的可能。吴越说她差点就被“甄别”掉了:“大一的时候,真的是被小品逼疯了,脑子里想的全是这个。大二就好很多,我大三的时候开始拍戏了,那时候还排了话剧《红玫瑰和白玫瑰》。” 大学毕业后,吴越进入上海人艺(也就是现在上海人艺和上海青话合并后的话剧中心)。但是,2000年的时候吴越辞职去了北京。吴越说,自己对人艺充满了感情,但是这种感情不是几句话就能说得清的。但是有合适的戏,她一定会回来演。 对于为什么会选择去北京发展,吴越说:“我的第一部戏就是在北京拍的,很奇怪,后来接的戏,几乎都是在北京。” 我问:“基本上,每个演员在片场都会被导演骂,你有没有被导演骂过?”吴越迅速地回答说:“没有,从来没有。可能我的运气比较好,我对导演的要求没有达不到的。” 我追问道:“那么演戏至今,有过沮丧和失败吗?有没有特别焦虑的时候?”“沮丧、失败一定是有的。但是,牛的人,面对挫折一定有他的方法。我昨天看电影《变形金刚》,里面就有句台词说,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我是一个比较乐观的人,人一定有失败的时候,比如孙中山,起义9次都失败了,最后一次成功了。” 吴越说,浮躁、焦虑是没有用的。当你不断钻在问题里的时候,只会让自己越来越不开心。当你想要任何东西的时候,就必须要有付出的准备。重点在于你要的是什么,过程只是到达目标中间的必然。能够工作其实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心里有感激,任何烦恼都会迎刃而解。 3. 穿过“喧嚣” 去年,吴越拍摄了电影《夜·明》,因其出色表演,获得了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传媒大奖的最具潜力新人奖;8月,又因这个角色获第12届华表奖最佳女演员提名。《夜·明》以辛亥革命前期为时代背景,讲述孙中山先生在马来西亚槟城酝酿第十次革命起义的故事。吴越扮演的陈粹芬,是孙中山背后鲜为人知的女人。她从19岁认识孙中山,跟了他18年,却不求任何名分。在武昌起义成功后,陈粹芬因自觉出身难当“总统夫人”毅然从孙中山身边隐退,再未与他见面,只在孙中山家乡默默照顾孙家后人。《夜·明》截取的正是她与孙中山在马来西亚槟城一起生活的最后五个月时间。 “和角色相比,你会这样爱一个人吗?”吴越很淡定地说:“我跟她没有可比性,她是一个伟大的人,是孙中山的跟随者,我只是一个普通人。” 对于吴越曾经的那段感情,虽然媒体大肆写了很多,但是我还是想听吴越怎么说。电话那头传来清脆而坚定的声音:“我是一个特别正常的人,你们经历过的事,我也经历过。我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坚强,也没有你们想象的那样脆弱。我想,这件事已经过去2年了,之前难道说我白活了吗?人不说话的时候,不是没有表达能力,而是不想说。”喘了口气,吴越说:“过去就是过去了,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了,我希望大家能够鼓励我。” “那么,接下来有新剧本吗?”“暂时没有,前几年我一直在工作,现在特别希望把速度放慢。我已经过了只追求数量的年纪,我现在更看重质量。” 吴越为人低调,甚少出席PARTY之类的活动。她说:“其实,偶尔也有去捧场。我是一个演员,不是社交名人,我尊重我的职业。不拍戏的时候,我就补睡觉、调理身体、锻炼身体、补精神、看看书、看看碟……”“吴越,你怎么看娱乐圈?”电话里传来她很干脆的回答:“所谓圈内圈外,都是外人定义的。对,娱乐圈有一定的特殊性,我身在这个圈子,没有觉得奇怪和埋怨。我相信努力耕耘之后,会有收获的。我一直在努力演戏,每个角色都演得很用心的,我绝对是个乖孩子,是个没有邪念的人,但这样的性格对演员来说,不一定是件好事。” 吴越说自己是个佛教徒,大学时就已经是了。突然想起有句话这样说,学佛之人,分三个境界,初学者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有一定功力者,看山非山,看水非水;真正境界高者,看山依然是山,看水依然是水。祝福吴越,越来越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