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发脾气 王汝刚 |
常香玉是位德艺双馨的豫剧表演艺术家,文化部曾给予她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她逝世后,有关部门组织了常香玉事迹宣讲团,专程来上海为文艺界作报告。大师高超的艺术、不凡的经历、生动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虽然我与常老师没有很多交往,但是,我却知道她曾经在京城发过一次脾气,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深深地印在我脑海中。 1998年国庆前夕,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举办文艺汇演,我参与表演的小品《神祕电话》有幸入选,组委会通知我们赴北京参加汇演。 金秋十月,北京城天高云淡,气候宜人。主办方非常热情,组织全体演员去参观人民大会堂和天安门城楼。在参观的队伍中,我意外地发现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老师也在其中,老人家年近古稀,满头银丝,依然神采奕奕,光彩照人。有人告诉我们:“走在常香玉左边那位老汉是她的爱人,名叫陈宪章,是位剧作家;右边则是常香玉的女儿陈小香,现在省戏校执教。”看见这一家三口有说有笑、其乐融融的样子,大家都很羡慕。 我主动上前自我介绍:“我是来自上海的演员,请大师合个影吧。”常香玉风趣地学了一句上海话:“阿拉上海呀,好地方。”她边说话边利落地用手抚平银发,“行啦,来吧。”这样,我留下了一张珍贵的照片。通过交谈,我才知道,常老师也和我们一样,住在大雅宝胡同一家普通的招待所里,凑巧的是,我住的房间竟和大师对门。 接连几天,我们和常老师一起走台和排练,朝夕相处,见面机会多了,我发现她心平如镜,脾气特好,对谁都和蔼可亲,以礼相待,丝亳没有明星角儿的架子。 正式演出前的一天晚上,我正准备休息,突然隐隐约约传来一阵争吵的声音,我走出房间才发现,声音竟来自对门常香玉的住房,虽然里面的人说的是河南方言,但一听就知道,一个是陈小香老师,另一个竟是常香玉:“不中(不行)?我就回家吧……”我很纳闷,弄不明白为啥常老师会发脾气? 第二天早上,我问陈小香:“怎么啦,老太太有些不高兴?”小香老师直言不讳:“昨晚,老太太脾气可大啦,冲着我发火哩……” 原来,这几天常香玉身体不佳,有些感冒,加上连日排练,嗓子有些沙哑。眼看正式演出就在眼前,她十分焦急。陈小香一面陪同妈妈延医治疗,一面找导演组反映情况。导演组听说大师嗓音失润,马上向组委会汇报。组委会达成共识:常大师能亲自赴京参加演出精神可嘉,是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大力支持,至于嗓音不理想,就不必真唱,只须对口型放录音就可以了。谁知,小香老师把意见转告母亲,老太太马上发脾气,她生气地说:“不行,不能弄虚作假,搞什么假唱。我上台必须真唱,戏比天大嘛,不中咱就回家……” 听了小香老师的话,我们深深感动,同时又为老太太担心,今晚演出怎么办? 演出如期开始了。常老师出场了,她一派大家风范:身穿大红上衣,满头银发,犹如一树雪地红梅。她微笑着说:“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国策,时代不同了,生男生女都一样,我准备为大伙儿唱段《花木兰》选曲《谁说女子不如男》,可是今天嗓音不理想,我就请女儿一起为大伙儿唱,中不中呀?”观众被大师质朴的语言震撼了,全场发出排山倒海的声音:“中!”于是,小香老师也被请上台,为母亲保驾。谁知常香玉一开腔,中气十足,嗓音虽有些嘶哑,但韵味十足:“刘大哥说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现场气氛达到高潮,观众们竟和她唱起了和声,常香玉越唱越动听,声音充满力量和自信…… 人都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艺术大师更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常香玉发脾气,使我再次认识了“戏比天大”的深刻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