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地图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培训·自荐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留学沙龙
 第B2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9版:求职·培训
 第B30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31版:求职·移民扫瞄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职场导航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副刊好看耐读
——谈《报纸副刊学》出版
管志华


  三年前,我的老师,姚福申教授找我商谈一部书稿,这是十数年前他研习新闻学并讲授的课程,可能是我搞过副刊、爱好副刊,姚老师选定我参与著述。恭敬不如从命,我们进行了难忘的合作,承蒙友人周小平和上海人民出版社的襄助、支持,《中国报纸副刊学》终于在今夏如愿出版。

  研究副刊有许多课题,比如有趣的“副刊与名家”现象。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报纸不像当今“天女散花”,却涌现“群星灿烂”,一批文化巨匠和著名学者与副刊有不解之缘;报界精英也决不把文化副刊当作可有可无,他们对副刊经营可谓苦心孤诣。

  《申报·自由谈》是成功一例。这个副刊二十来年,后来篇幅缩到半版,却虎虎生气,色彩绚丽。主编黎烈文是编副刊高手,他倡导言简意赅的杂文,而且兼容并包,甚至“唱对台戏”;那时,绝大多数进步作家的处女作均是副刊首发,是副刊把他们送上文坛;还有不少名家掌厨副刊,出现“名家编副刊”盛况,不少读者冲着副刊而来,副刊成了报纸的招牌。

  当今报坛“万花争春”,这是好现象,可也异象丛生,比如有的副刊日渐式微,思想空洞,几无大家手笔,有的副刊变着法子致“富”,结果副刊不副,专刊不专,名牌栏目有名无实。

  副刊不经看,像喝白开水。究竟什么原因?除了社风民情外,恐怕时尚风标作怪。《中国报纸副刊学》对此作了探析。

  我以为编副刊不能躲进象牙塔,坐拥锦衾,满脸堆笑,所以,具有锋芒的杂文少不得。在副刊前沿,尤不能缺少好编辑,必须让知识面广、责任性强、通晓文史、熟悉中西文化的多面手担纲。对主编来说,须有大将风度。副刊要多式多样,既含蓄温存,也抉发痛快,既青春“粉丝”,也老派“克勒”;特别是要搔到读者“痒处”,使副刊灵魂不弃,本色不丢,精气不散,能与读者心灵交融,荣辱与共。

  副刊是社会的晴雨表,它高雅不深奥,浅显不粗俗,轻松不浮薄,锐利不尖刻。比起电视、网络的“海量”,副刊是知识“限量”供应,但能够分众化、精致化、厚重化。我在想,副刊表达的是沿革,传输的是思想,把人类最美好的东西告诉读者,把最美好的审美情趣传递给读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是副刊的正道。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