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地图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培训·自荐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留学沙龙
 第B2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9版:求职·培训
 第B30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31版:求职·移民扫瞄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职场导航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轨交站点出现新“行当”——
有人笑嘻嘻向你讨报纸

晏秋秋 屠仕超


  守在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瞄准乘客手中的报纸,讨下后卖到废品站,一个月也能有几百元收入……最近,在上海人流集中的各大轨交站点,出现了一批“收报族”。

  寻找持报人

  每天上午7时30分,在各大轨交枢纽站点,活跃着一批脚旁放着蛇皮袋的“收报族”。他们大多年过半百,有的站在自动扶梯口,有的蹲在站台上,还有的隐蔽在角落里。一旦有手拿报纸的乘客走近,收报者立刻快步走上前,摊开手掌笑嘻嘻地问:“报纸还要吗?”收到报纸后,“收报族”小心翼翼地把“战利品”放进蛇皮袋,然后物色下一个目标。

  “老法师”算账

  在中山公园站,一个“老法师”自称每天上午7点半准时“上班”,工作两个小时后“下班”,一年四季风雨无阻。“老法师”自称,干这行已经6年多了,逐渐摸出了门道,“上班的人常在地铁上看报,有的出了车厢就把它扔进垃圾桶里,高峰时间垃圾桶一下子就满了。我经常在各个垃圾桶间‘巡视’,看到报纸马上取出来……”“老法师”点了一支烟,笑着继续说:“讨报纸也有讲究,你不能站在车门口、通道口,把路堵住了惹人讨厌,谁还肯给你报纸?要多赔笑脸,多说谢谢,给需要的乘客指指路,别人自然会照顾你的生意。”

  “老法师”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500克报纸5角,一个早上可以收7500克左右,再捡几个塑料瓶、易拉罐,10元钱收入稳稳到手。“一个月下来,可有300多元收入补贴家用。”

  怕遇见家人

  不过,“收报族”的日子也并不好过。一位头发花白的收报者内疚地说,因为自己经常在轻轨站台上收报纸,妻女都不太敢乘坐轻轨,怕遇到尴尬。“有一回,女儿和同学在衡山路站下车,想不到我正巧在那里收报纸,她一下子傻住了,呆了几秒钟后,撇下同学逃开了……”

  多数人理解

  其实,“收报族”的生意也越来越难做。在中山公园站,就设有“报纸回收箱”,乘客可以将不要的报纸丢入回收箱内。地铁运营部门表示,由于相关条例并未禁止收报行为,所以工作人员只能对收报者影响乘客通行的行为进行劝阻。

  在采访过程中,大多数乘客表示理解“收报族”,不过也有人抱怨,有时收报者挡路收报,影响了赶时间上班的人,感觉不好。

  首席记者 晏秋秋 实习生 屠仕超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