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特别报道
 第A08版:体育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地图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动漫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培训·自荐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5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留学沙龙
 第B28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29版:求职·培训
 第B30版:求职·留学移民
 第B31版:求职·移民扫瞄
 第B3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
 第B34版:求职·职场导航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 培训动态
    
2007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的汪洋》纪念图文集即将问世,再次勾起人们对汪洋的追忆——
有一片汪洋,名字叫“爱”

张炯强 吴洁宇


  2006年11月26日,复旦大学视觉艺术学院大二学生汪洋勇斗持刀歹徒壮烈牺牲。

  几天前,上海福寿园里竖立起了一座汪洋铜像。母亲倪丽萍带来她在这一年里完成的《永远的汪洋》纪念图文集,这本凝结众人追忆汪洋之情的图文集即将付梓。汪洋走了,在亲友和师长间,有一句话一直在传扬:“他是我们永远的骄傲。”

  同学忆“大海”

  汪洋出事后,他的高中同学第一时间赶到他妈妈的身边,并自发连续3天3夜轮流为昔日的班长守灵;大学同学则忍住悲痛布置灵堂、拍摄短片、折千纸鹤,同窗之谊让人动容。王珏的悼诗首句:“过去,我们都习惯叫你大海!”这声呼唤,不仅因为汪洋的名字,更因为20岁不到的他,已拥有人如其名的大气。

  念大一时,在去九江的火车上,他花一个小时在拥挤的车厢间帮同学找回一个背包;大二,听说隔壁寝室的小林需要一只接线板,他二话不说,把自己的递给小林,自己到超市另买一只。“没想到,接线板还没来得及还,汪洋就走了……”

  师长评学生

  汪洋最后一件画作《龙》现在静静躺在学校的“汪洋纪念室”,教这门课的顾传熙老师,再也无法看到这幅他曾高度期待的作品上色完成。他在签名纪念册上写道:“你是我最优秀的学生!”教过汪洋的所有老师都提到他的才华,和那股追求完美的劲头。

  客座教授常永新在博客中记述了亲历唐山地震的感悟,汪洋留言:三十年,您辛苦了!这场灾难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在周年纪念时会哀悼难者,而亲历者却每天都必须承担回忆的痛苦。“一个孩子,用与他年龄不相称的成熟、用细致淳朴的语句来温暖你心,怎不令人感动?”常老师几乎凝咽。

  母亲学儿子

  对于母亲倪丽萍,汪洋的离开无疑如晴天霹雳。这对19年来相依为命的母子从此阴阳两隔,“每当悲伤袭来、寝食难安、几近崩溃的边缘,耳边就会回响起我们母子间最后一次的通话:‘妈妈,你一个人会好好吃吗?你会好好的吗?’”

  在大家的关怀下,倪丽萍最终选择了勇敢。她还把41万元慰问金全部投入汪洋德育奖励基金,嘉奖更多乐于奉献、见义勇为、充满爱心的大学生:“咪咪,我最心爱、最优秀的孩子,妈妈理解你、支持你去做你想做的事。你的生命是有价值、有厚度的!”  本报记者 张炯强 实习生 吴洁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