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孩子刚成小学生,没必要提出过高要求——
爸妈也要过“学习准备期”

马丹


  离开幼儿园,小学新生迎来了2-4周的“学习准备期”。为帮孩子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衔接,一些小学老师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突然施压,也不要完全依赖学校。

  再耐心一点   

  一些新生班主任开学前家访时发现,许多家长对孩子的态度来了个360°的转变,从幼儿园的宽松态度一下子变成严格要求。“你已经是小学生,要收骨头了”;“开学之后,你应该看看书,玩具收起来不要玩了”,叮嘱的话一句又一句。

  江苏路第五小学副校长左玉珍提醒家长,千万不要把孩子吓着了。“小学新生对小学都是抱着憧憬和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如果家长突然变得过分严厉,会加重孩子的恐惧,使之产生厌学心理。”

  建议 家长要耐心一点,不要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斥责孩子。

  别期望过高    

  在“学习准备期”中,学校不是一开学就教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在教学中穿插了许多游戏,帮助孩子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但看着学校“拖拖拉拉”,一些心急的家长亲自上阵,给孩子教起新课文。甚至一些家长还没开学,就给孩子报了奥数、英语等校外培训班。

  左玉珍说,家长也要调整好心态,别急于求成、期望值过高。在家里,家长可以给孩子增加一点课外阅读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然后,跟着教学进度适当帮助孩子做些复习巩固。

  建议 家长也是教育者,他们的言谈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晚饭后,家长看看新闻、读报看书,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特别要提醒的是,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不要总询问学习情况:“今天学了什么?今天考了多少分?”应当更关心孩子在校园的生活,询问他是否交了新的朋友,是否喜欢新的生活等等,以提高他对新生活的热爱。

  本报记者  马丹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