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申城160多万中小学生今天开学
新学期学业“加减法”为学生减负

马丹


  本报讯 (记者 马丹)申城160余万中小学生今天迎来新学期。沪上不少中小学不仅校园面貌一新,还在学业上做起“加减法”:推迟上学时间、减少课程要求、增加“学习准备期”,减轻学生负担。

  安全第一

  重新装修后的江苏路第五小学曹家堰路分校,原本灰不溜秋的水泥地都变成了绿色人造草皮。孩子们兴奋地在校园里跑跳,跌倒也不怕。副校长左玉珍说:“一年级新生都在这里就读,原来的水泥地不安全,孩子一不小心就会摔破皮。”为了低年龄学生的安全,学校还在每个活动区域安排护导老师执勤。

  这所小学的昭化东路校区也在假期完成了修整。考虑到小学生开关窗户不安全,教室窗户都统一作了改装,下半层被牢牢固定,上半层只有老师才够得着。左玉珍说:“以后,开关窗户、擦玻璃这些活儿都将由老师负责做。”

  绿色送学

  新学期,全市初中和小学实行新的作息时间,早晨8时和8时15分后才安排教学活动。中小学上学时间错开,缓解了一些学校门口送学车辆拥堵的状况。以往,延安初级中学后门和江苏路第五小学所在的昭化东路,每天早上都被私家车堵得水泄不通。今早,虽然车辆不少,但并未塞车。江五小学的老师说,初中上学比小学早了15分钟,堵车情况好多了。

  不少家长还参与了“绿色送学”。今天,王女士先把车开到江苏路一停车点,然后和女儿花5分钟步行到校。“走走路能给孩子提神,还不用担心被堵在门口。”王女士对这种送学方式很赞赏。

  大手牵小手

  沪上小学起始年级纷纷设置2到4周的“学习准备期”,同时放慢一、二年级教学进度,降低难度。小学新生的第一课是做游戏、认识新朋友。愚园路一小、长宁实验小学要求,每位老师都把当天的作业写在黑板上,以便各科目间协调删减,把每天的作业量控制在半小时内。

  为帮助新生尽快适应环境,不少小学推出了“大手牵小手”结对活动。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五年级学生今天各自认领了一个一年级新生,带他们参观校园、认识老师,还手把手教他们做操。校长承敏芳说:“这样做不仅新生得到帮助,高年级学生也受到教育:学会帮助同伴,学会回报母校。”   

  (相关报道见A4版·科教卫新闻、A9版·目击、B13版·《教育周刊》)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