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凌晨2时,自闭症男孩走上延安高架
——外滩派出所民警悉心照料走失病儿的故事
乐梦融 王爱东


  昨天晚上8时,李志火在派出所和失散的儿子李祈顺重逢,噩梦宣告结束。这位瘸着右腿的父亲告诉大家:“我和老婆找了他2天3夜,几乎都要绝望了。”临走,他向恩人连声感谢,还招呼10岁的儿子向警察叔叔拱拱手——这是患自闭症的顺顺唯一会用的道谢方式。

  10岁儿子又不见了

  8月31日晚上9时30分许,顺顺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离家。父亲回忆,当时他在后厢房,见儿子走出卧室,以为他去上厕所,没有在意。10分钟后才发觉事情不妙。10岁的顺顺曾走失过4次,每次寻子虽然费心机,但都在3小时内找到。可这一次,夫妇俩沿着整条弄堂挨家挨户打探,都没发现孩子的踪影。

  李家知道,自闭症孩子拒绝接纳任何信息,也不理解常人的言谈。有时扯破嗓子对他叫,他都不会搭理,脾气倔起来谁也拖不住。李志火只得赶往附近派出所求助。他的妻子则忙着写寻人启事到处张贴。忙到凌晨2时,仍旧没有一丝线索。他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儿子此时正独自走在3公里外的延安西路高架上。

  高架上的赤身男孩

  9月1日凌晨2时许,黄浦区外滩派出所值班室响起电话,值班民警接报,说有一个赤身裸体的小男孩走在延安西路高架上。当顺顺被警车接到外滩派出所时,除了一双鞋,浑身上下一丝不挂,头部和背部还有擦伤。事后他父亲解释,顺顺爱干净,弄脏弄湿衣服便会一脱了之,不管何时何地。离家时他衣着完整,估计在马路上跌倒过。

  当天的值班民警不厌其烦地问顺顺姓名住址,他却一声不吭,甚至不正眼看人。请来懂手语的民警,却发现男孩不会比划,给他笔和纸,他也不写字,全身直哆嗦。民警们事后才得知,自闭症孩子自我保护心理特别强,碰到陌生人发抖是出于害怕。一番询问,孩子没有回答,民警怀疑,他会不会是从外地来沪,与亲人走散了。派出所每年总会接收十来个走散的孩子,但自闭症儿童还是头一次碰到。

  “临时爸爸”无微不至

  外滩派出所综合室黄滨警官透露,1日上午,交接班的民警一边在内部网络上发布消息,一边询问全区其他派出所,有没有人来报过失。由于顺顺没穿衣服,也没有显著特征,给寻亲工作带来难度。

  负责照料他的民警和社保队员发现,这孩子喜欢看带图片的书,于是满屋子找报纸翻杂志给他看;顺顺小便失禁,他们不厌其烦地帮他洗澡更衣;热心的社保队员还从家里给顺顺带来两套衣服。细心的“临时爸爸”发现顺顺头皮上有点血迹,马上带他前往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说孩子身体没问题,他们才放下心来。

  一天后,派出所里一半民警都认识了这个自闭的孩子。两天后,顺顺见人不再老是发抖,黄警官笑着说:“他和我们有点熟了。”

  努力终于有了结果。昨天晚上,李家得到了宝贝儿子的音讯,连忙赶到外滩派出所。见儿子在派出所刚吃好晚饭,安然无恙,几乎3天没合眼的老李一把搂住他,喜极而泣。

  本报记者 乐梦融

  特约通讯员 王爱东

  评论 070903101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