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 硬件软件提高 病人受惠更多 宋国梵 |
本报讯 (特约通讯员 宋国梵)上海连续三年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去就诊的不少市民反映,现在许多医院盖起了高楼,添置了先进的设备,更重要的是随着规范管理,医护人员服务热情了,看病也方便多了。市卫生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将继续按照卫生部要求,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尤其要针对医院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狠抓整改。同时,积极探索建立医院管理评估的长效机制,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持续改进。 为全面加强医院科学、规范管理,推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卫生部从2005年起在全国组织开展了“医院管理年”活动。三年来,通过这一活动,使医院的办院宗旨和方向进一步端正,“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医院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按照卫生部的要求,上海制订了包括161项指标的《上海市医院管理年活动督导评分标准》,市卫生局连续三年对全市71所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医院管理、临床医疗、急诊ICU、院内感染、财务收费、精神文明建设等进行全面督查,各区县卫生局也对所属医疗机构开展了督查。2006年71家医院有35家医院“医院管理年”的考核成绩超过90分,优秀率为49.3%。2007年,对全市二级甲等以上医院开展医疗质量安全专项督查,有67家医院的考核成绩超过90分,优秀率达93%。 三年来,上海各级医院在“医院管理年”活动中,围绕病人需求推出了3000余条便民利民举措。如为方便预约辅助检查,全市二、三级医院大都建立了辅助检查预约中心,以往B超、CT等检查需一个个科室一个个窗口预约,现已变成“一门式”预约,以往多次往返奔波检查现在可以在一天之内安排完毕,大大方便了病人。为优化就医流程、方便病人就医,上海许多大医院积极实施开展了挂号收费通柜服务,建立电子叫号系统,使病人就医排长队、等候时间长的现象大为改观。今年5月,市卫生局又在全市推出十项人性化便民服务举措,深受病人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