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焦点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科教卫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 · 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 · 校园内外
 第B15版:教育周刊 · 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 · 早教沙龙
    
2007年9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卖场“工作失误”一错再错
开票弄错型号竟让顾客奔波

王爱东 乐梦融


  由于大卖场的工作“失误”,致使客户购买的空调2个月后还未能送货安装。顾客多次与大卖场交涉,但一直没有得到答复。昨晚,读者吴先生致电本报962288热线,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件烦心事。

  送错型号     

  据吴先生介绍,7月1日他在大华路上的一家大卖场看中一台正1.5匹(KFR-35GW型)的“格兰仕”空调。考虑到天气炎热,岳母患病在家,且大卖场承诺全场空调九折,所以吴先生以大卖场样机上的标价1709元买下该型号空调,并与卖场约定7月4日送货安装。7月4日空调送到家后,吴先生发现并不是他所购买的型号,而是另一种小1.5匹的型号。吴先生当即要求送货人员调换,空调被拖了回去,但就此再无音讯。后来,吴先生多次与大卖场交涉,但问题始终未能解决。

  开票“失误”     

  昨晚,记者赶到大卖场了解情况。卖场客服部值班负责人周先生强调,按吴先生所付的价格是买不到正1.5匹空调的,并解释由于他们工作“失误”,有关人员在开发票时写错了型号。至于空调为什么至今未能送上门,这名负责人解释说,大卖场会通过消保委等部门与客户协商解决。

  记者手记

  且不说这样的价格是否能买到正1.5匹的空调,既然大卖场承认是工作“失误”,那就应该主动与客户协商解决问题,怎么反过来要客户一次次找商家交涉?发票开出并注明型号,这就是一份买卖合同,为什么卖场就不能履行承诺?“失误”,这是卖场内部的事,但不能成为“丢”下客户不顾、让患病老人在热浪中煎熬2个月的理由。通过此事,也说明了其经营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商家真该好好反思了。

  特约通讯员 王爱东

  本报记者 乐梦融

  评论 07090310601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