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吃葡萄不用再吐葡萄皮 青田野花变成农民致富金矿 徐晓恩 徐贤飞 徐赞 伟霞 徐晓军 马飞平 |
本报讯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原本是一句绕口令,如今在金华却成为现实。作为江南葡萄之乡的金华,近年来通过政府引导,大力提倡农产品清洁生产的方法,帮助农民严格采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流程,保证了葡萄鲜果绿色安全,吃葡萄可以不用吐皮了。 “以前大家都觉得葡萄皮不干净,吃葡萄都要剥皮,其实葡萄皮中含有硒和白藜芦醇,具有抗衰老、抗辐射、抗病毒,增强人体免疫力等诸多功效,吃葡萄吐皮真是可惜。葡萄皮扔一地,还造成污染。吃不吐皮的葡萄才算真正有营养呢!”金东区农林局副局长张卫平说。 原先市民吃葡萄最担心的农药残留等问题,如今金华果农一一将其解决。眼下,金华市实施无公害栽培或绿色生产的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达到8130亩。由于采用新观念种植葡萄,确保了消费者食用起来放心。不用吐葡萄皮的葡萄,眼下成为沪杭超市的抢手货,价格也比普通葡萄要高出二三倍。 (徐晓恩 徐贤飞 徐赞) 本报讯 决明子、望江南、山棘……这些曾经一文不值的山花野草,如今在青田县季宅乡茅山村村民眼里却成了“宝”,家家户户都种起了野花,种植面积达到了150多亩,预计年产值可达30多万元。 海拔400多米的茅山村,两年前,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而今超过了3000元。把漫山遍野的野花变成农民的致富金矿,这个童话般美丽的愿望,三年来,在浙江林学院30多位暑假实践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得到了实现。 2005年,浙江林学院副教授谢云作为省科技特派员下派到季宅乡,三年来,她不仅帮助茅山村村民建起了200多亩生态果园,而且带着学生来这里进行暑假实践,到深山里寻找各种野生花卉,然后,手把手教农民在果园里套种野花增收。至今,他们已开发了十多种野生花卉。去年,一帮大学生为了提高野花地稔的成活率,对它的生长习性进行反复研究。大学生每天凌晨5时不到就起床,观察出苗情况,晚上11时还打着手电筒,拿上温度计去量温度和湿度,一天七八次进大棚进行记录。经过20天的观察,终于找出了最佳培植方法。 (聂伟霞 徐晓军 马飞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