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特别报道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 广 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雍正窑变螭耳瓶

黄卫文


  黄卫文

  这件清代雍正时期江西景德镇御窑厂所造的窑变釉螭耳瓶,洗口,长颈,溜肩,直腹,圈足,颈部饰双螭耳,造型秀美,线条圆润。底足内阴刻“雍正年制”四字篆书款识。瓶通体施窑变釉,釉色以红为主,夹杂着青、蓝、月白等色,釉面自然流淌,色彩绚丽奔放。

  “窑变”是瓷器面釉的一种名称,顾名思义它是在窑炉内变化所得。这种色釉是雍正时期景德镇御窑厂在仿宋代钧窑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一种铜红色艺术釉。窑变釉创烧于北宋时期的河南钧窑,其呈色机理是釉料中含有的不同金属元素,经窑内高温火烧后,在不同的温度和气氛下,而呈现出多种颜色。它以氧化铜为主要呈色剂,其次还有铁、钴、锰等,施釉时,先在坯体上施一层铜红釉,然后再施一次或多次含其他呈色剂的釉,入窑经1300℃左右的高温烧制。烧窑过程中,釉料相互交融,自然流淌,呈现出深红、浅红、天青、天蓝、月白等色混合斑杂,并形成种种不同的纹理,如斑状、云状、火焰状、条纹状,复杂多变,绚烂多姿。

  窑变釉是在雍正皇帝的直接干预下,由当时的督陶官唐英管理的御窑厂烧制成功的。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档案中就有多处关于雍正帝催问或索要仿钧窑瓷器的记载。可见窑变釉是雍正时期为仿古创新而烧制的仿钧窑釉中一个重要品种。

  这件窑变螭耳瓶,就是按御旨烧造的一件清宫旧藏的御窑厂名品。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