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特别报道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 广 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的哥”猝死事件的反省
李天纲


  老百姓各有名字,本来应该尊称姓名,来悼念那位于8月30日下午,在虹口区广灵四路马路上猝然死去的“蓝色联盟”出租车司机。但是,报道媒体一直不提这位53岁老驾驶员的姓名,无奈从众,呼为“的哥”,为之悼,为之祷。

  “的哥”者,“的士之哥”也,沪上旧称“车夫”,现称“差头司机”,实为本埠一古老、正当、辛苦,且十分重要之职业。本埠有“的士”五万余,业者十万众。公务、商务、旅游、购物、上下班、探亲访友,市民便之为用,市政赖之以活。上海之“的”,服务质量公认全国同业领袖,创利营收曾为全市百业翘楚。

  然而,近年来“的哥”们,越来越承受着城市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压力。他们每天必须用8小时以上驾驶,才能完成承包“定额”;他们要辨识层出不穷的新马路、新楼盘、新公司;还要承担油价、肉价、菜价的上涨。他们全年无娱乐,有的只是广播里放出的呼唤,间或与乘客的闲聊;“方便”无着落,为赶营业为省钱,常常错过了饭店,找不到厕所。“的哥”们不敢停下车轮,因为除了正牌的出租车外,还有“黑车”在抢生意。上海“的哥”们,负担确乎太重了。

  出租车行业艰难,议论已非一日,境遇却是依旧。“的哥”的辛劳,固然是为了自家的生计,客观也是为了城市的体面。正是他们恪守着行业的体面,才没有出现像南方某大城市那样的行业声誉大崩盘,为本埠赢得了“职业”、“高效”、“安全”的名声。说“窗口”也好,称作“移动风景”也罢,“的哥”猝死事件,应令大家有真正去体恤面对的警醒。

  据报道:“的哥”的临终时刻,伏倒在方向盘上,右手却紧扣手刹车,再一次给我们以安全。大凡有“恻隐之心”的观众和读者,都会被这最后的姿态撼动。“的哥”确乎为自己赢得了职业尊严,却暴露了我们城市管理的某些缺陷和弊端。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