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脸”为啥不能看 刘靖琳 |
前天接了一个电话,一位七旬老太情绪激动地向我倾诉了半个多小时,她是看了《职场方圆》登的《档案,你自己看不见的“脸”》后,向我咨询在哪里才能看到她的档案? 老太太上世纪50年代初参加工作,70年代末因“涨工资没份”调了工作。在新单位一直是业务骨干,却一直得不到提升,提工资又落在人后。找领导谈,领导说她“个性太强,容易吃亏”,并暗示她转来的档案里“有东西”。再追问,就语焉不详。老人知道档案是组织管的,要保密,问也没用,就这么糊里糊涂退了休。这么多年,这事让她心里堵得慌,所以特别想看看自己的档案。 刚放下电话,又接到一位老教师的电话,他对自己的养老金数额有疑问,几个月来问遍有关部门,都说是按文件规定办理了,没错。他想咨询一下,到底哪些红头文件规定的?到哪个部门才能看到这些文件? 两个电话,内容大同小异。一份档案,一份红头文件,既不是国家机密,又不是商业秘密,凭什么老百姓想看看就这么难?如果说因带着人事管理旧制的烙印,“任何人不得查阅或借用自己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的规定,至今仍在生效,档案不能随便看,那么事关养老金的红头文件,应该没啥可保密的,为什么有关部门就不能给老人一个答复? 有类似困惑的人,恐怕不少。不妨试着问问,有多少人知道自己工资单里的这“金”那“金”,是怎么算出来的?退休后养老金究竟能拿多少钱? 虽然要弄清这些问题蛮复杂,非“专业人士”不能道清。然而,身为公民,身为员工,一旦需要咨询某项政策时,这个渠道应该是通畅的。我想替那位退休阿姨问一声:按政策,她在有生之年,要办哪些手续,才能看到自己的“脸”?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