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报到,给松江大学城带来火爆人气—— “开学经济” 方便也扰人 姜燕 |
新生报到,不仅给安静了一个暑假的大学城带来了火爆的人气,还创造了无限“商机”。运行李的、卖自行车的、办银行卡的、订牛奶的,统统在学生宿舍区内“集合”。他们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不少方便,但也让人有点心烦。日前,记者来到松江大学城,亲身体验“开学经济”。 三轮车吆喝运行李 “要三轮车吗?10元钱一趟。”两名30多岁的男子坐在树荫下休息,破旧的三轮车停在一边。 大学城的宿舍区内,不允许出租车或私家车等机动车进入,新生只能在大门外将行李卸下来。刚进学校,每个人都带了不少东西,大大小小的箱子至少三四只。虽然从大门口到新生楼不过100多米远,但介热的天自己扛过去,也是件苦差事。于是,平时在大学城内收废品的三轮车看准这一商机赚钞票。 “帮忙搬上去吗?”记者问道。 “搬上去另外加钱,4楼以上20元,4楼以下10元。”其中一名男子回答说。他还告诉记者,如果是下雨天,还得另外加10元。 自行车卖到校园中 走进宿舍区,便看到一条横幅,上面写着“某自行车销售点”;宿舍楼前的遮阳伞上,印着这个自行车品牌的电动车广告;道路两旁也插着十几面红红绿绿的广告旗。作为配套设施,自行车棚前还设有一个车锁摊头,摆着三四种车锁。卖锁的小伙子告诉记者,今天自行车卖得相当不错。 新车卖得火,二手车也当仁不让。宿舍区的海报栏、路灯杆上,贴着手写的白纸条,上面写着如“二手车,原价300元,现价90元”的字样。 混进宿舍散发广告 “阿拉东西还没理好,广告单倒拿了一大堆。”正在帮女儿收拾行李的赵女士说,她和女儿刚进到宿舍,就有人手里拿着一叠广告单,问她女儿要不要参加英语四级培训班。还有些自称“师哥师姐”的人,“拉我女儿入她们社团。”赵女士无奈地说,“我女儿对学校还两眼一抹黑呢,谁知道她这个社团是不是学校的社团。再说,我们忙得一头汗,她就像没看见一样,只知道推销她的社团,你说是不是让人心烦?” 宿舍区23号楼的管理员朱先生告诉记者,学生宿舍楼严禁散发广告单的人进入,但新生报到时,这些人乘乱混了进去。不过他们已经派人在楼层巡视,及时把这些人“清理”出去。 本报记者 姜燕 评论 07090410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