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上海地产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特别报道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诗意居住
 第B12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 广 告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9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破案灵感来自现场第一手资料
——徐汇区刑侦支队支队长陈永辉的故事
袁玮 赵飒飒


  有人形容陈永辉是个“敢于在刀尖上跳舞的人”,这对于这个20多年来始终在刑警工作第一线、身为徐汇区刑侦支队支队长的中年人来说一点不为过:这些年来陈永辉接手过近千起凶杀案,亲手抓住几百个罪犯……血腥的案发现场、扑朔迷离的无头案、斗智斗勇的周旋、生死时速的抓捕,这都是陈永辉工作生涯中真实的一幕幕情景。

  发现关键线索

  有人说陈永辉天生就是做警察的料,这个1.8米的大个子有着细密的心思和善动的脑子,他常常会通过仔细观察现场,得出惊人的发现,由此找到案情的关键线索。

  多年前侦破的一起普通撬门入室盗窃案,就让陈永辉的同事们敬佩他的敏锐。当时的陈永辉还是一名普通警长。案发时间是下午3时,撬门者入室盗走了1700多元现金和几十斤粮票。陈永辉先察看了案发现场,对几个疑点作分析。最后案发现场的鞋印引起了陈永辉的注意,细心的陈永辉在一堆杂乱的鞋印中发现了一只与众不同的鞋印。这是一只胶底回力球鞋的鞋印,鞋底突出的胶粒触地后形成了一些深深的圆形小坑。在当时,上海人多数都穿皮鞋或是牛筋底的运动鞋,极少有人穿这种回力球鞋,只有生活在农村的人才穿这种鞋。

  根据这个细微的线索,陈永辉断定:“这个回力球鞋印就是作案人员留下的,可以肯定这是一个来自外地的流窜犯,马上要过年了,如果我没判断错误的话,这小子应该会去火车站,准备回老家,我们马上去火车站,准能逮住他。”陈永辉的判断果然正确。他们赶到火车站,在狭小的候车室里一眼就发现一个穿着蓝色回力球鞋的30多岁的长头发的男人,从他身上搜出了用于作案的螺丝刀和刚刚盗得的1700元现金以及粮票。这个来自东北的流窜犯,他穿的鞋与留在现场的鞋印完全吻合!

  记了300多本笔记

  虽然已经是徐汇分局刑侦支队支队长,但是陈永辉还是喜欢冲在犯罪现场第一线。“正确的判断只能来自于现场的第一手资料,现场是本书,字字句句耐人寻味。而身为指挥员,压力不小,既要做出正确的判断,又要说服同事。”陈永辉有个外号叫“灵感神探”,“其实破案不是光靠吃苦和敬业,还需要悟性!”陈永辉说道。

  在他看来,案件的侦破有时候往往是一闪而过的灵感。然而这灵感的背后是陈永辉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追求,是他对刑事侦查工作的刻苦钻研。陈永辉有记笔记的习惯,不管是已经结了的案件,还是破不了的死案,任何案子他都要记上一笔。这些年来,他已经记了300多本笔记,而他的破案本领也如同笔记本的厚度,变得越来越扎实深厚,平时的积累往往在关键时候使“灵感”顿现。

  仔细观察排除凶杀案

  一天上午,华泾派出所接到一个报警电话,电话中的声音打着颤:“我们村西头沈家院子旁的垃圾堆里有股怪味,这股怪味要熏死人哩,太厉害啦……”派出所民警到场后,发现垃圾堆里有一只黑色垃圾袋,打开一瞧——里面赫然装着一具腐烂的人体躯干。闻讯后,陈永辉马上率队赶到现场,对此案展开侦查。陈永辉走到尸体旁边,沿着散发着恶臭的躯干转了几圈,又蹲下看了看,闻了闻。他发现腐尸的颅底干净,舌骨无明显骨折。大约七八分钟,陈永辉就下断言:第一,排除人命案;第二,不需要增派警力;第三,找到这只黑色垃圾袋的来源,就能找到是谁把这尸块扔出来的。

  队长说得太干脆了,侦查员们反而有些半信半疑。然而事后证明,陈永辉当时的分析很准确。根据他的推断,3个月后,果然找到了尸源,印证了当初的分析。原来,尸体是溺水后被螺旋桨打碎的,被人装进塑料袋扔了出来。瞬间的洞察力往往是多年积累的爆发。

  一段录像打动罪犯的心

  今年春节前发生在田林地区的一起碎尸案,让陈永辉对人性化破案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通过现场侦查,警方发现了一名重要的犯罪嫌疑人周某。虽然有很多线索指向周某,但是却没有直接证据能证明周某是凶手,被“请”进来的周某也拒不交代,审讯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在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审讯过程中,陈永辉了解到周某是一个孝顺的儿子,对妻子女儿特别重感情。周某的老母亲在安徽老家长期卧病不起,女儿明年要上学了。时值春节,陈永辉让侦查员们给周某的女儿买了新衣新鞋还有学习用品,还特地为他的老母亲采购了爱吃的糕点、饮料。侦查员连夜赶往安徽,进门就把周某在外打工的3000元积蓄送到他妻子手上。

  回到上海后,陈永辉把此次安徽行的录像放给周某看。当周某看到女儿和侦查员们一起把一枚枚硬币放进小猪储蓄罐里,当他听到妻子声泪俱下要他老实交代的话语,内心受到极大震撼。他泪流满面,马上交代了整个作案经过,还主动坦白了几年前在厦门和安徽犯下的两起久侦未破的碎尸案。

  本报记者 袁玮 

  实习生 赵飒飒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