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求职
 第B14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15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天天搜楼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2版:天天搜楼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沪市、深市主板、中小板上半年业绩表现相差很大——
为内地股市“三驾马车”把脉

连建明


  上市公司半年报的披露已经结束,总体上增幅为70%,增长速度非常惊人。但三个市场差别非常大,上海股市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了69.2%,深圳主板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了99.23%,而深圳中小企业板同比只增长了32.25%,这是一个有趣而罕见的现象。

  新股撑起沪市半边天

  我们先看沪市上市公司,因为在公布半年报的1503家公司中,沪市占了852家,所占比例最大,因此最有代表性。

  沪市852家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总额26909亿元,同比增长24.9%;净利润总额2903亿元,同比增长69.2%。实现加权平均每股收益达0.204元。

  沪市公司业绩增长率和沪深两市整体业绩的增长率基本一致,说明其较有代表性。沪市公司业绩大增,主要来自以金融类公司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的推动。如上证50指数样本股公司上半年实现净利润总额达2245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的77.4%),同比增加68.5%;沪市17家金融类企业盈利能力的增长更为显著,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分别上升了28.4%和74.1%,均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而这些金融类企业大部分均是去年下半年以来上市的新股,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平安等超大型蓝筹公司,这些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幅相当大,撑起了沪市的半边天。因此,从某种意义说,沪市中新上市的金融类超级大盘股,是造成上半年业绩大幅增长的重要因素。

  深市投资收益占比大

  从业绩看,深市主板公布半年报的487家上市公司增幅最大: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545.19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475.20亿元,同比增长99.23%;加权平均每股收益0.195元,可谓跳跃性增长。

  在利润高速增长中,大盘蓝筹股公司贡献较大。净利润金额前三十名的公司贡献净利润274.68亿元,同比增长77.23%,占深市主板净利润总额的57.80%。深市主板没有新股,主要依靠的是深发展、万科几个金融、地产老牌绩优股。

  不过,也要看到其中投资收益占了很大比例。深市主板公司上半年共实现利润总额678.97亿元,其中,投资收益104.10亿元、公允价值变动损益9.14亿元和营业外收入42.49亿元,对利润总额贡献的比例分别为15.33%、1.35%和6.26%。与2006年半年度相比,公司主营业务对利润的贡献率下降了27.32%,而投资收益对利润的贡献率上升幅度高达50.19%,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也增长了50%。

  投资收益等主营之外的因素在深市主板中占了23%,扣除这个因素,深市主板业绩的增长率就没有那么高了。因此,深交所提醒投资者需警惕业绩剧增背后隐藏的泡沫性因素,谨慎开展理性投资。

  中小板业绩更真实

  和另两个市场比,中小企业板164家公司业绩增速低了很多。164家公司上半年平均实现营业收入5.52亿元,同比增长28.92%;平均实现净利润3682万元,同比增长32.25%;平均每股收益为0.22元。

  有趣的是,中小板每股收益高于沪市和深市主板,但净利润增速不到沪市一半,只有深市主板的三分之一。为什么会如此?其实,原因很简单,另两个市场赖以增长的因素正是中小板缺乏的。比如,沪市中新增的金融类大盘蓝筹股在中小板根本没有,上半年利润大幅增长的金融、地产、有色金属这三大板块的公司在中小板凤毛麟角。其次,中小板企业均是近几年上市的新股,交叉持有其他上市公司股权的现象几乎没有,因而没有多少投资收益,投资收益贡献的利润仅占2.5%,业绩增长主要来源于主营业务。

  从行业结构看,中小板公司主要是竞争性行业的公司,因此更真实地反映出竞争性行业上半年业绩的增长情况。从营业收入看,中小板公司的增速其实要高于沪市和深市主板,因此,中小板公司的净利润增速实际上是非常健康、没有水分的。 本报记者 连建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