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 头炮定打响 零抱怨 服务求完美 女足世界杯上海赛区筹备工作精益求精 陶邢莹 俞剑 何轶 冯歆 |
|
大舞台大制作,小细节多改进,尽管上海有着举办顶级赛事的丰富经验,但临近2007年女足世界杯开赛,上海赛区组委会的每一个部门依然在苛刻地寻找问题、专业地完善方案。正如上海赛区组委会秘书长邱伟昌所言:“办好女足世界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细节决定成败。” 显专业 2个月前,国际足联官员最后一次考察虹口足球场时,对崭新的草皮连连称赞,“这里明天就可以开赛!”然而,专业的草皮需要专业的维护,早已验收过关的草皮,这几天成了“重点保护对象”。通过高级园艺专家的“会诊”,灌溉方式蕴含着大学问。昨日走入球场,可以看到几十台鼓风机正在连续对着草皮鼓风。原来,为了避免早晨结露烂根、下午水汽蒸发,灌溉时间被安排在每晚8时,同时配备鼓风机保持通风。“任何一名足球运动员明白,一片长短软硬适中的草地,对于踢好球的重要性。”邱伟昌指出,“打造一流赛场,我们讲究的是专业。” 短短20分钟的开幕式,绝对不能马虎,这是宣传女足世界杯的头炮,一定要打响。请来的专业舞美、灯光师和导演,经过半年的策划,反复修改方案,并且制定了雨天开幕的预备方案。导演组保证,届时将呈现出一台体育与艺术结合、中西文化合璧、古典与时尚融合的开幕式。 抓细节 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在诸多细节中。前不久在虹口踢测试赛的中国女足,对休息室的人性化设计最有发言权,球员们感觉,在虹口足球场比赛,贴心、舒心、安心。座椅靠背上,装有软度适中的海绵靠垫;更衣室门口,设有冲洗鞋底污泥的设备;按摩床高度软度适中;淋浴房内,配备有12个水龙头和沐浴露…… 在新闻中心体会过飞一般的网速,老记们对赛事报道放心了。300多部电话、1000多个信息点(网端)安装完毕,100兆的网速达到国内最快标准。为了防雨,文字记者席上安装有塑料挡板。从昨天起,制证中心的每一张接待桌上,都放有糖果,饮水机旁有免费供应的袋装咖啡,还未开赛,记者便已感受到组委会友好愉快的氛围。 赛场餐饮方面,上海锦江汤臣洲际大酒店制定了一份详细菜单,邀请名师制作地道的中西餐,提供的点心、小食和水果品种繁多,同时还将供应清真食品。 找问题 正是这座考察时备受好评的球场,在中越女足测试赛后,组委会总结出100多个问题,加紧完善。问题再小,也要锱铢必较。比如,贵宾区墙壁上悬挂的照片,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要换上凸现女足主题的新照片;内场保安的对讲机频道不够分明,技术员要逐个重新调试;白底红字的指示牌不够显眼,本周一律换成红底白字,与宣传画的颜色相呼应。 邱伟昌表示,“测试赛的任务,就是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甚至前不久,当热心市民反映英文宣传标语中的小差错时,有关方面工作人员不胜感谢,连夜赶制出一批新标语。 接待部常务副部长张国强强调,“接待服务力求做到‘零抱怨’,一旦有反馈意见,建立起的高效应答机制将帮助及时解决问题。” 忙奉献 这几天,赛场内随处可见身着红色T恤的志愿者,大赛硝烟尚未弥漫,志愿服务已经到位。两天来,制证处已有1600多张证件制作完毕,这离不开志愿者流水线操作。800余份礼品包内,志愿者将笔记本、圆珠笔、T恤等物品按相同的次序摆放,着实仔细。接机组的志愿者,每天清晨四五时便往浦东国际机场赶,回家时已经深夜,相当疲惫。同济大学06级学生张高超表示,“这些事情是志愿者应该做的”。届时,他将负责在内场拉隔离带,要连续站立二三个小时。 为了提前适应连轴转的工作,上海外国语大学日语系的梁柱利用暑假,整整两个月主动去足协帮忙,每天往返于足协和松江大学城间,“早一点上岗,早一些适应。” 累,并快乐着,650余名上海赛区志愿者,准备好了。 本报记者 陶邢莹 俞剑 实习生 何轶 冯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