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女足世界杯会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读者之声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休闲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广告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我爱我车
 第B13版:求职
 第B14版:求职·职场动态
 第B15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16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天天搜楼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2版:天天搜楼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广告
  
2007年9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阿姨级”戏迷挥舞荧光棒
“越苑青春风”昨晚帷幕初开即聚来旺盛人气
王剑虹

  杨婷娜在表演《北地王·哭祖庙》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 “阿姨级”戏迷热情高涨

  本报讯 (记者 王剑虹)举灯牌、拉横幅、挥荧光棒,这些演唱会上常见的“风景”全被戏迷搬到了越剧演出现场。昨晚,在逸夫舞台举行的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杨婷娜专场,以这样一种年轻、热闹的方式拉开了“越苑青春风”系列演出的帷幕。

  “越苑青春风”上海越剧院10位优秀青年演员专场计划每月推出一位青年演员,昨晚亮相的徐派小生杨婷娜曾在去年的“越女争锋”越剧青年演员电视挑战赛中获得金奖。

  由于包括20张加座在内的全部戏票早已售完,昨天中午时分,逸夫舞台门口就出现了等退票的戏迷。而晚上开演前,一批来自苏州、嘉兴等地的年轻戏迷身着印有杨婷娜戏妆照的“统一制服”,手举“婷娜宝贝”的灯牌站在剧场门口为偶像助阵,吸引了不少路人驻足;剧场里,来自杨婷娜家乡的戏迷拉起了“婷娜,新昌人的骄傲”“‘诗路越女’杨婷娜,家乡戏迷支持你”的横幅,气氛热烈;一些“阿姨级”的戏迷破天荒地手持荧光棒走进剧场,用不熟练的动作挥舞着荧光棒为杨婷娜加油……现场人气之旺令人刮目相看。

  昨晚,杨婷娜表演了《北地王·哭祖庙》《玉簪记·逼侄赴考》《尘缘》《小宴》四出不同风格的折子戏和新编小戏。在一场演出中扮演4个不同身份、不同个性的角色对她来说是个考验。

  与一般的专场演出不同,这次“越苑青春风”系列演出设置了专家组,对青年演员在表演中的得失进行评点,并将最终推选出五位“东方戏剧之星”。昨晚的演出结束后,专家们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也对杨婷娜的演唱和表演提出了不少中肯的意见。

  除了设置专家组之外,此次“越苑青春风”还有一个大胆的举措——公布10位演员、20场演出的有效出票率。有效出票率是指剔除赠票后的真实售票情况,真正让市场来考验这些年轻演员。据一些圈内人士介绍,戏曲演出的出票率和上座率有时并不一致,有的演出走的是团体包场的路子,出票率虽为100%,但剧场里却稀稀拉拉没多少观众;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大量赠票,剧场里热闹非凡,但票房收入却一片惨淡。在这样的背景下“越苑青春风”敢于公开有效出票率,把“底牌”亮出来,是需要勇气的。满场的上座率,证明这一推举青年演员的举措受到了欢迎。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