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专版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特别报道
 第A20版: 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 广 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股市分析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上海地产
 第A31版:上海地产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拨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月饼专刊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 广 告
 第B19版: 广 告
 第B20版:广告
  
2007年9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镂空”古玩拍场受宠

杨羽


  在今年的香港佳士得的春拍上,一对清乾隆·粉彩松绿地镂空山水四方螭耳香熏(左图)格外引人注目,不仅是因为其估价仅为300万至400万港元,而成交价则达到了3392万港元,更是因为这件看似花瓶的瓷器,采用了“镂空”工艺,演绎出山石小道、小桥流水、村舍古树、祥云飘浮,并使其能够在器腹燃烧香料,香烟缭绕于四面镂空处,仿如人间仙境。

  利用镂空对器物进行装饰美化是清代瓷器常用的手法,由于镂空器物的制作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成品率低,镂空部位需精心设计,因而清代大量镂空瓷器的烧制成功充分说明了这个时期瓷器烧制技艺的高超水平。这类瓷器中的扛鼎之作,要算是2005年香港苏富比拍卖行推出的清乾隆·外粉青釉浮雕芭蕉叶镂空缠枝花卉纹内青花六方套瓶,成交价为4492万港元(图2)。其是乾隆早期御窑厂烧造的器物,器型规整,工艺精湛奇巧,集镂空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器。其在1984年纽约苏富比拍卖时候的价格,大约是54.6万港元,10余年间升值了约80倍。

  除了瓷器之外,玉器的拍卖市场上,“镂空”器物也往往能拍出高价。在今年京城的一场春拍中,痕都斯坦白玉镂空花卉纹炉,成交价达到了57.2万元(右图)。其雕工精湛,层次分明,棱角雕刻有力。除了大件器物,明清时期的玉片以及玉牌上,也常常可以看到镂空工艺。值得注意的是,其镂空处断面的线条往往较锋利,还可能出现拉丝毛痕和断缺毛口,这本是明清时期手工制作无法避免的缺陷,却是当今鉴别明清镂空拉丝玉器的重要依据。现代仿品采用的是电动工具,镂空处的拉丝痕圆钝,无断面缺口,明清工匠是以手工或脚踏转轮带动砣轮拉丝切割的,所以制品的切割面必然不同。

  与瓷、玉器相比,牙雕、角雕、木雕中的“镂空”更加精彩。在这些品种中,通过镂空透雕,往往可以使花色品种更加丰富多彩,具有优良的传统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无论何种制品,都是纵深透彻,精巧玲珑。在中国嘉德2001年秋拍的时候,曾经推出过一件清初犀角透雕蟠螭纹杯,成交价达到了45.1万元,其内壁雕琢成矩形,棱角分明,两只小螭龙攀爬其上,内外口沿雕回纹边饰,杯柄透雕大小七条蟠螭相戏,姿态生动,刻画传神,为清初犀角雕件之精品,十分罕见,为清代大收藏家吴大徵旧藏。

  在艺术品拍卖市场投资“镂空”古玩的时候,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其品相要重点关注,由于镂空处往往会比较脆弱,经过时间的“洗礼”,出现裂痕或者损伤也往往难以避免,这无疑将大大影响其价格,而一些藏家也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修补,这无疑是值得投资者注意的,在购买之前,一定要对拍品的状况进行仔细检查,最好向拍卖行索取拍品的情况说明。      杨羽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