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中常见的几种隐形“杀手” 张齐 |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除了常见的病毒和木马,网页中的隐形代码也开始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安全。但大多数人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隐形代码的危害认识不够,甚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窃取了重要资料。因为隐形代码具有比较大的隐蔽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病毒防火墙能很好地阻止隐形代码的攻击。所以我们更应该高度警惕,避免中了隐形杀手的招。一般来说网页代码中的“隐形杀手”有以下几类: 隐形杀手1 占用CPU 这种网页代码通过不断地消耗电脑的系统资源,最终导致CPU占用率高达100%,使电脑不能再处理其他软件的进程。 预防办法:对于这类问题,只能是不随便打开陌生人的邮件附件,特别是扩展名为.vbs、.htm、.doc、.exe的附件 隐形杀手2 非法读取本地文件 这类代码典型的作法是在网页中通过对Activex、JavaScript和WebBrowser control的调用来偷偷读取电脑中的文件。“隐形杀手2”较“隐形杀手1”的特点就是表现方式较隐蔽,一般的人不容易发现隐形代码正在读取自己硬盘上的文件。“隐形杀手2”还能利用浏览器自身的漏洞来“偷取”系统中的文件。 预防办法:可以通过关闭JavaScript并随时更新系统安全补丁来加以预防。 隐形杀手3 非法格式化本地硬盘 这类代码的危害较大。只要你浏览了它的网页,你的硬盘就会被格式化,所有资料都会瞬间被删除。 预防办法:如果浏览含有这类代码的网页,浏览器通常会弹出一个警告信息,例如:“当前的页面含有不完全的ActiveX,可能会对你造成危害”,问你是否执行。如果你选择“是”的话,你的电脑硬盘就会被快速格式化,而且因为格式化时窗口是最小化的,你可能根本就没注意,等你发现已悔之晚矣。对于在浏览网页时出现的类似提示,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则不要随便回答“是”。而且上述警告信息还可以被修改,如改成“Windows正在删除本机的临时文件,问你是否继续”,所以千万要注意! 另外,如果把本机的format.com、deltree.exe等危险的Dos命令改名也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我们在 Windows中要真正用到这些DOS命令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而很多宏病毒或危险代码就是直接调用这些DOS命令进行破坏的。(张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