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专题报道
  
2007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页中常见的几种隐形“杀手”

张齐


  对于个人用户来说,除了常见的病毒和木马,网页中的隐形代码也开始严重地威胁着我们的安全。但大多数人却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隐形代码的危害认识不够,甚至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别人窃取了重要资料。因为隐形代码具有比较大的隐蔽性,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病毒防火墙能很好地阻止隐形代码的攻击。所以我们更应该高度警惕,避免中了隐形杀手的招。一般来说网页代码中的“隐形杀手”有以下几类:

  隐形杀手1

  占用CPU

  这种网页代码通过不断地消耗电脑的系统资源,最终导致CPU占用率高达100%,使电脑不能再处理其他软件的进程。

  预防办法:对于这类问题,只能是不随便打开陌生人的邮件附件,特别是扩展名为.vbs、.htm、.doc、.exe的附件

  隐形杀手2     

  非法读取本地文件

  这类代码典型的作法是在网页中通过对Activex、JavaScript和WebBrowser control的调用来偷偷读取电脑中的文件。“隐形杀手2”较“隐形杀手1”的特点就是表现方式较隐蔽,一般的人不容易发现隐形代码正在读取自己硬盘上的文件。“隐形杀手2”还能利用浏览器自身的漏洞来“偷取”系统中的文件。

  预防办法:可以通过关闭JavaScript并随时更新系统安全补丁来加以预防。

  隐形杀手3       

  非法格式化本地硬盘

  这类代码的危害较大。只要你浏览了它的网页,你的硬盘就会被格式化,所有资料都会瞬间被删除。

  预防办法:如果浏览含有这类代码的网页,浏览器通常会弹出一个警告信息,例如:“当前的页面含有不完全的ActiveX,可能会对你造成危害”,问你是否执行。如果你选择“是”的话,你的电脑硬盘就会被快速格式化,而且因为格式化时窗口是最小化的,你可能根本就没注意,等你发现已悔之晚矣。对于在浏览网页时出现的类似提示,除非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否则不要随便回答“是”。而且上述警告信息还可以被修改,如改成“Windows正在删除本机的临时文件,问你是否继续”,所以千万要注意!

  另外,如果把本机的format.com、deltree.exe等危险的Dos命令改名也是一个好办法。因为我们在 Windows中要真正用到这些DOS命令的情况并不是很多,而很多宏病毒或危险代码就是直接调用这些DOS命令进行破坏的。(张齐)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