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体检”填补民生“盲点” 让申城市民出行更放心也更方便 晏秋秋 |
对黄浦江上的南浦、杨浦、徐浦大桥,进行全面的“健康会诊”;研制新的高架路面材料,克服雨天行车防滑性能不佳的缺陷;新开通两根匝道,提升中环线(浦西段)疏导功能…… 近几周来,上海展开的市政“大体检”,积极填补民生“小盲点”,让老百姓出行更放心、更方便。 三座大桥挨个体检 卢浦大桥的垂直吊索需要经常检测。以往,工作人员只能通过望远镜观测,难以确保较高部位吊索的检查质量。今年,市政养护公司自行研制出一种“吊索护套视频检测设备”,它就像一只“小老鼠”,可以沿索牵引爬行,对吊索作视频记录,检测效率明显提高。 近期多起桥梁坍塌事故,给大桥运营敲响了警钟。日前,浦江桥隧公司特邀请有关专家、学者30多人,召开特大型桥梁安全研讨会,对南浦、杨浦、徐浦大桥进行“健康会诊”。目前南浦大桥已完成全面体检,今明两年还将为杨浦大桥、徐浦大桥作健康检测。 高架路面降噪防滑 近年上海高架道路在运营中逐渐暴露出雨天行车可视度低、防滑性能不佳、道路噪声严重等问题,起因是密水型沥青面层存在先天性缺陷。 为此,有关部门开始研究新型路面材料,目前已通过中期评审。新材料除了排水降噪功能外,还有以下功能—— ● 提高高速行驶时的抗滑阻力 ● 潮湿气候条件下,将车辆“漂移”减到最低 ● 减少车辆溅水及喷雾现象 ● 减少反光,降低司机疲劳感 ● 减小行车噪声 中环外环新匝相连 9月,沪上驾车族发现:中环线主线开通了两根新匝道,可以方便地驶入朱行的虹梅南路立交,并最终驶上外环线,省下很多时间。算上这两根新匝道,中环线(浦西段)已经实现通车35公里。 首席记者 晏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