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专题报道
    
2007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论语】
出人意料的教科书修改

赵毅衡


  新学期开始,各地中小学教科书又有些变化调整。如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落选某地小学语文教材;而某地修改历史教科书后,世界大战“退出”高中历史必修课,这部分内容作为学生选修课,可读可不读。

  我不知道编写者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或许是认为人类文明史、艺术史、科技发明史等等,更适合中学生。我的看法不然。人类的种种光辉成就,固然让晚辈骄傲,人类的种种劣迹,恐怕更应该让后代知道。人类历史上战争没有停过,尤其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争,就战争的规模之大,就卷入的民族之多,就牺牲的惨烈程度而言,都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第一次平民死亡人数远远超过士兵的大规模战争。

  人类的争斗,基本原因是夺取生活资料,到了科学昌明的20世纪,应当说情况改善,但是仗越打越多,越打越大,打成“世界大战”。战争的后果,极为严重。我以为,看重中学课本,是因为它是一个民族保存记忆的最重要方式。个人的记忆会随着人个体的消亡而消失;一代人的记忆,也会随着整代人退出而淡去;以文献方式保留的记忆,会变成冰凉的不带感情的文字。只有一代代传下去的记忆,才能成为活的记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严重抗议日本“修改”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为了同样原因,我们不希望今日的少年不了解历史上的战争,更何况世界大战还没有真正成为历史:我们至今生活在二次大战的影子中。

  据说,把世界大战从必修内容降格为选修,是想换一些浅一点的内容,便于学生“自主探究”。然而年轻人的思考能力,正是要在面对有深思价值的题目时,才能表现出来的,反之恐怕会耽误整个民族的思想成熟。至于上面提到的删掉《牛郎织女》,编者说是担心娃娃会受到早恋影响,这就更加荒唐了。教科书修改制定权下放,当然是好事,但不要老是弄出出人意料的改法。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