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刚川访日:军事交流“破冰”之旅 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亚太研究室 江新凤 研究员 |
|
8月29日,中央军委副主席、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应邀对日本进行为期5天的访问。这是时隔9年半中国国防部长再度访日。 曹刚川副主席此行可谓中日军事交流的“破冰”之旅,意味着中日军事交流将随着中日关系的暖化而走向正常轨道。 访问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和共识?我们请专家为您分析。 ——编者 1、军事高层交流大门打开 得益于中日关系“回暖” 问:曹刚川此次日本之行是在什么背景下进行的? 曹刚川此次日本之行是温家宝总理今年4月访日“融冰”之旅时,以《中日联合新闻公报》的形式确定的。这次访问是在中日关系出现暖化转机的大背景下进行的,如果没有去年安倍首相的“破冰”之旅和今年温总理的“融冰”之旅,中日军事高层交流的大门不会打开得这么快。 中日军事高层交流曾在上世纪90年代末掀起一个小高潮,一直持续到2001年上半年。但自2001年小泉纯一郎上台后,不顾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强烈反对,执意连续多次参拜靖国神社,导致中日关系陷入僵局,中日高层领导互访中断,军事高层互访也被迫取消。 直到2006年9月日本首相更替,中日关系才开始出现转机。安倍晋三担任日本首相后,把中国作为出访的第一站,实现了“破冰”之旅,在中日双方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打破了持续多年的僵局。今年4月,温总理应邀访问日本,成功地完成了中日关系“融冰”之旅。4月11日,中日双方在东京发表主题为构筑“战略互惠关系”的《中日联合新闻公报》。“公报”确定,中国国防部长应邀于今年秋季访日。可以说,中日双方领导人的“破冰”之旅和“融冰”之旅,为曹刚川的此次访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2、一波三折往来中断九年 “坚冰”融化非一日之功 问:中日军事高层互访因为哪些原因中断了9年之久?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融化中日高层军事交流的坚冰更需时日。此次中国国防部长访日距1998年迟浩田国防部长访日相隔9年半之久。1998年2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率军事代表团对日本进行正式访问,这是中国国防部长自1984年张爱萍国防部长首访日本后的第二次访日。同年5月,日本防卫厅长官久间章生率团回访中国。 本来,两国计划在200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时进行两项重要军事交流:日本防卫厅长官中谷元访华和两国军舰首次互访。但是,由于小泉置中方强烈反对于不顾,执意参拜靖国神社,中国政府被迫宣布取消这两项计划,同时还拒绝了日本在10月为庆祝海上自卫队成立50周年而举行海上阅兵活动的邀请。至此,中日高层军事交流中断。中日两国国防部长互访直到9年之后才得以实现。 3、日本之行取得丰硕成果 防务交流达成八点共识 问:曹刚川此次访问取得了哪些成果? 曹刚川此次访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就中日防务交流与日方达成八点共识。 一、继续开展高层交往。曹刚川副主席邀请高村正彦防卫大臣于2008年访华。双方一致同意,早日实现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长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的互访。这标志着此次“破冰”之旅后,中日军事高层互访大门将重新打开。 二、实现军舰互访。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日方邀请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今年访日。中方表示将于11月或12月访日,并邀请日本军舰在适当的时候访问中国。这意味着推迟5年之久的首次中日军舰互访即将实现。 目前,日本与美国等多个国家之间都有军舰互访的交流活动,唯独与中国尚未开启,日方曾在许多场合提出希望早日实现中日军舰互访。中日军舰互访是两国友好之举,不仅能促进两国和两军的交流与了解,而且有利于消除双方相互之间的猜疑,促进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 三、继续开展两国防务部门间的防务安全磋商。双方一致同意尽早在北京举行下一轮磋商。中日两国自1994年3月开始举行定期安全对话,至2007年7月已举行了10次副部级中日安全磋商。 加强防务部门间的安全磋商,对于消除误解,避免误判,增进信任,促进合作,都大有裨益。 四、建立中日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为防止发生海上不测事态,维护东海的和平,双方一致同意,建立中日防务部门海上联络机制,并尽早就此进行专家组磋商。建立防务热线的设想,曾在2006年7月9日中日东海争端第六轮会谈中达成原则性共识,但一直没有落实。 开启中日防务热线,建立海上联络机制,对于预防海上突发性事件,稳定东海局势十分必要。 五、开展两国防务部门在军兵种、军事医学、军事科学、文化体育等领域的交流。目前中日在军事学术、医学、文体等领域已经展开了交流活动,但军兵种之间的交流还很少。 六、加强人员培训合作,扩大包括青年军官在内的人员交流。目前中日之间有部分军官交流活动,如日本派自卫队军官到中国国防大学参加国际研讨班,中国派青年军官到日本防卫研究所学习,以及由日本民间推动的中日青年军官互访项目等,但交流人数和次数比较少。 青年军官是军队的未来,加强青年军官的交流与培训,不仅可以加深相互了解,学习对方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建立起信任关系。 七、中方邀请日方于今年9月派员赴华观摩“勇士-2007”步兵师进攻战斗实兵实弹演习。中日之间至今未曾向对方派观察员观摩军演,中方邀请日方派员观摩演习是一个重大突破,表明了中国军事透明度不断提高,中日军事交流正向实质性方向发展。 八、逐步探讨在抵御自然灾害等非传统安全领域的交流。非传统安全领域是两国军事交流与合作相对易于展开的领域,中日之间在诸如抗震救灾、海上救援、反海盗等领域展开双边或多边合作,有利于双方利益。 4、双方会谈议题丰富 日表态恪守“一中” 问:曹刚川此次访问着重提到了台湾问题,日本方面对此有何表态? 访日期间,曹刚川与日本新上任的防卫大臣高村正彦举行了会谈,并拜会安倍晋三首相,会见町村信孝外务大臣。会谈后,曹刚川就中国国防政策和中日防务交流发表了演讲,之后参观了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和陆上自卫队富士学校,并检阅了日本自卫队。 在会谈中,双方具体谈到了中国军事透明度、台湾问题、实现两国海军舰队互访、设立军事热线等议题。 关于中国军事透明度问题,曹刚川指出,中国军费支出的新增部分大多用于提高军人待遇和添置军装。曹刚川在东京发表演讲,目的也是为了消除日本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军队现代化的迅速发展和军费快速增长的担心和疑虑。 关于台湾问题,曹刚川在会见日本首相、防卫大臣和外务大臣时均谈到台湾问题,敦促日本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言行。 在与高村正彦的会谈中,曹刚川强调,台湾问题涉及中国核心利益。中方希望日方认识到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个中国承诺,不与台湾进行任何官方往来,更不要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的信号。对此高村表示,日方坚持在三个政治文件中表达的立场,不支持“台独”。 在与安倍的会谈中,曹刚川指出,台湾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大原则问题。希望日方继续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言行。安倍表示,日方坚持在《日中联合声明》中就台湾问题表明的立场,不支持任何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的言行。 在东京演讲时,曹刚川谈到,中国发展军力归因于台湾当局朝向独立的动作愈来愈大,对台海和平造成很大威胁,中国为了捍卫主权与领土,有必要将部分财力和物资投注于国防现代化。 在陈水扁玩“入联公投”把戏、“台独”气焰日益嚣张之际,敲打日本在台湾问题上恪守“一中”立场,反对“台独”,也是曹刚川部长访日目的之一。 5、“破冰”之旅意义重大 须防日本“两面下注” 问:曹刚川此次访问具有哪些意义? 曹刚川此次“破冰”之旅意义重大。 其一,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和信任,打破“中国威胁论”,传递了和平的信息,播撒了友谊的种子,成为中日关系继续解冻的重要一环。 其二,重启中日军事交流的大门,使中日军事交流朝着多层次、多领域方向发展。这将有利于增进双方在安全领域的互信与了解,促进两国发展战略互惠关系。 其三,震慑“台独”势力。陈水扁在“台独”道路上越行越远之际,曹刚川严正重申台湾问题的敏感性,敦促日本做出恪守“一中”,不支持“台独”的表态,不仅给日本敲了警钟,同时给企图拉拢日本的“台独”势力也起到了震慑作用。 其四,稳定东海局势,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中日军舰互访、建立防务热线等重要措施,不仅有利于预防军事冲突,缓解东海紧张局势,也将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日本政府正在大力推行“价值观外交”,推动美、日、澳、印四国联盟,建立基于民主价值观的所谓“大亚洲”,其围堵中国的意图不言自明。对于日本对中国“两面下注”的策略,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一次军事高访并不可能化解所有疑虑和军事防范,中日军事交流与合作仍将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