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专题报道
    
2007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正规车站买票却上了“黑车”
“快客”慢慢兜圈急煞乘客

叶薇


  本报讯 (记者 叶薇)张先生在沪太路长途汽车站乘大巴回老家,却被忽悠进一辆“小面包”,在市区兜了半天,好不容易“中转”上大巴,谁知大巴接着兜圈子,本该4个小时到家,最终却花了5个多小时。

  近日,张先生在沪太路长途汽车站买了一张上海到滨海的空调“快客”车票,票价120元,发车时间12时20分。上车时间到了,张先生看到一个30多岁的男子站在检票口。“跟他走就找到车了。”检票员说。张先生和其他乘客跟着男子走到乘车点,却发现迎接他们的不是大巴,而是一辆又脏又破的面包车。“这不是我们要坐的车!”张先生当即向那名男子抗议,对方轻描淡写地说:“待会就能坐大巴了,着什么急嘛。”钱也花了,票也检了,张先生只好坐进面包车。

  张先生介绍,一路上,只要有人招手,面包车马上停下拉客。面包车开到沪嘉高速后,男子指挥乘客上了一辆停在高速路边、车牌以“苏JH”打头的大巴。大巴里,已经坐了十几名乘客,这些人都是大巴车主在高速路边“拦截”的。张先生等乘客从小面包转移进大巴后,车内只有七八个空位了。

  本以为这下该消停了,谁知大巴竟和面包车玩起了接龙游戏:继续兜圈子。大巴沿着刚才面包车开出的路线开回到交通路,在路上转了50分钟。男子和售票员配合默契,一人吆喝,一人引导。张先生说:“司机随意停靠路边拉客,售票员和客人站在车门处讨价还价,一般四五十元就成交。我跟司机理论,他还说‘不想坐就滚下去’。到老家已经晚上6时了,我听其他乘客说,这趟车有时延误两三个小时发车,我这还算回家早的呢。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