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费我自己挣” 或为兴趣或为生计,大学生兼职“各取所需” 沈晓岚 马婕 金志刚 |
新学期到了,大学生陆续回到了学校,新一轮的兼职也随之开始了。如今,大学生做兼职,为生计奔忙者有之,为兴趣爱好者有之,也有直接兼职做小老板的。 找活靠同学和网络 “父母只负担我的学费,我的生活费都是自己挣来的,我自己养自己。”小姜刚升大三,新学期刚开始,她已经接手了一个翻译工作,由于白天上课,她只好晚上靠手提电脑熬夜翻译,虽辛苦,却很满足。“原来我很穷,一个月只有几百块钱,车费加上饭钱,没有结余。现在好多了,我能自己买衣服、mp3了。” 大学城里,到处都是中介公司的传单。但小姜说自己不太相信中介,她的翻译工作基本上都是从网上获得的,也有一小部分是老师推荐的。在学校的“兼职族”里,大家会相互介绍工作,有些同学还把兼职信息发布上网。 图书馆兼职不为钱 外经贸学院的小张最近通过学校勤工俭学处得到了一份工作:每周五下午花2小时整理图书,工资是每小时7元,活不多,还可以在闭馆后“独享”整个图书馆,小张很是喜欢,“这是迄今为止收获最多也是最开心的兼职。我喜欢看书,寝室里没有空调,呆在图书馆里很惬意。”小张说以前做兼职虽然赚钱多,但太耗费时间精力,学习就顾不过来了。 学生兼职做起老板 “兼职是给别人打工,以前为了锻炼自己也做过,如今想自己出来试试创业的滋味。”暑假时,上海交通大学的小陈和其他学校的3个学生朋友,一起到杭州的下沙大学城筹备开一家礼品店,忙得不可开交。“联系货源,找店面房,找租的房子,装修店面,联系各式各样的人……”短短两个月,几个大男生累得够呛。 开学了,小陈告别留守店中的兄弟回到上海,“他们大四了,没多少课,可以一直在店里守着。我要回学校读书,主要做些代理工作,周末再过去照看一下。”问为什么要做小老板,小陈笑了:“接触社会、积累经验、拓展人脉……都是好处啊。” 实习生 沈晓岚 马婕 本报记者 金志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