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宝 雍和 |
|
首席记者 雍和 图/文 手拿放大镜,趴地,如此艰辛,这是在干什么?是一丝不苟,检查踢脚线装修的质量?两位摩登女士,应该不是工程监理,那在找寻啥呢? 在展览中心的上海艺博会国际当代艺术展,当我走过这间“空”房,第一感觉是,参展的艺术家大概飞机脱班,黄金旺地,却空留一席,可惜了。但稍后又经过此地,才发现有人用放大镜在“观看”。原来,艺术的密码隐藏在踢脚线里,有机玻璃后摆着昆虫标本等,点点滴滴,假如不用放大镜来“解压缩”,不放下身段近距离察看,就绝没有解码的可能,那艺术体验从何而来? 观众看完,大多会心一笑,是无比享受,是若有所思,是心有灵犀,还是一头雾水?都有可能。这个韩国新锐艺术家的作品,别出心裁,引君入瓮,观众情不自禁,千姿百态,空屋变成舞台了。 这个高规格的展览,有很多奇奇怪怪的东西,比如北京艺术家的35吨苹果,比如印度艺术家的100多台缝纫机,比如艾未未搬来的一堆大煤块,我看不太懂,但还是东张西望,争取通关。 前几日,听说欧美到上海航班的头等舱,一票难求,全因展览引来了许多腰缠万贯的大收藏家、大老板和气宇不凡的大艺术家。秕糠炸不出油,艺术家和资本家出行,绝对有他颠扑不破的道理。 常言道,井淘三遍喝甜水。我这样的外行,就算看看热闹,熏陶熏陶,弯弯腰,动动脑,总比一遇不懂就屏蔽的好。所以,按了一阵快门后,我也像她俩一样,拿起放大镜,趴在地上,揣摩起艺术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