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专题报道
    
2007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在职研究生 廿年收回成本

西西


  我在事业单位上班,我们的工作性质比较注重实践能力,所以,前些年招聘的几乎都是本科生。偶尔进一两个硕士或者博士,却因为眼高手低,背地里被人叫做“傻博士”“呆硕士”。听说,在一次同系统所有单位集体参加的招聘会上,一个中文系博士想到我们单位的摊位前投简历,直接就被回绝:“我看你还是到那边的某某出版社比较好。”

  不过,这两年形势变了,大学里扩招的研究生人数已经比我们毕业那会儿的本科生还要多了。我们单位也开始为解决高学历人才就业作“贡献”,每年会固定招进几个研究生。眼看本科生越来越不稀奇,研究生一抓就是一大把,同事们纷纷去读在职研究生,我也未能免俗。

  我读研究生,主要是为了追上单位不断升高的平均学历水平,并没有收入方面的考量。因为学历高一级,只不过基本工资上浮一点点,而3年的学费却要3.6万元,一个同事测算过,大约要20年才能收回成本。而那时,距离退休也为期不远了。

  虽然从经济方面说,读研究生并不划算。我却觉得,人的眼光要放长远点。随着物价上涨和炒股等投资收益的增加,3.6万元也算不上什么,而这张文凭却很可能在某些微妙的时刻发挥意想不到的效力。再说,多读点书总是件好事。

  不过说实话,学历并不是决定晋升、薪水高低的关键因素,能力更重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也没有特别的要求,资历比学历宝贵,所以我那些读了硕士、博士后刚毕业开始工作的本科同学,工资和职位反而不如我高;可能只有在高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氛围浓厚的单位,学历才比较重要。

  所以说,书要读到什么级别,关键还得看个人兴趣爱好和职业目标,不能光考虑薪水的因素。否则,读个研究生出来,看看自己的工资还不如本科生高,岂不要心理失衡?     西西 (事业单位职员)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