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新都会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2007·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特别报道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威尼斯电影节专版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广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6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7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8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5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6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7版:广告
 第B18版:广告
 第B19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20版:天天搜楼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电脑网络
 第B23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24版:专题报道
    
2007年9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悉尼遭遇“APEC冷”?

卫蔚


  但凡有个大型国际会议召开,总会制造出一些话题,媒体便冠之以“某某热”。可是这两天来,记者非但没有感受到悉尼的“APEC热”,反而像这里忽阴忽雨的天气一样,感受到了“APEC冷”。

  在上海机场出发时与一对澳大利亚夫妇聊天,他们压根不知道APEC峰会正在悉尼召开。老先生说两人从8月中旬就离开了悉尼,完全不知道APEC的事。太太索性埋怨老伴,早知道有APEC会议,还不如在中国多待两天避开人流。

  本以为到了悉尼情况会好一点,谁知道出了海关,费了好大劲才在一个角落找到组委会接待处,冷冷清清的简易桌前只有3个小姐在那里聊天。打听后才知道,组委会在机场没有专门班车接送,记者们必须自己想办法去酒店。

  好不容易叫到车,一路总觉得有点冷清,仔细看才发现,没有任何有关APEC的欢迎标语和彩旗。司机那宾倒觉得这样挺好:“开会是他们领导人的事,交通管制、通行禁令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所以希望至少街道上能保持往常的样子。反正不管是不是APEC的客人,我都是一样接待。”

  说的也是,领导人也好,普通人也罢,只要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形式上的“冷”和“热”又有什么关系?

  特派记者 卫蔚

  (本报悉尼今日电)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