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特 稿
 第A14版:特别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目 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视觉产生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药蛋与山药豆

白忠懋


  你知道“山药蛋”与“山药豆”这两种东西吗?

  山药即薯蓣,叶腋间常生有珠芽(亦称零余子),可用以繁殖,亦可供食用,零余子即山药豆也。山药蛋则是山西人对土豆的叫法。人们推崇山西作家赵树理、马烽等,把那些写农村题材的作家群叫做“山药蛋派”,亦即“土豆派”。

  我手头有一本购自北京的《闾巷话蔬食》,写老北京民俗饮食。书中有“煮山药豆”篇,开头便说:“许多人不知山药秧是爬蔓儿的,且能在其叶腋上结出如羊粪蛋大小的山药豆来。这种山药豆很好吃……”看来,北京人是把零余子称为“山药豆”的,与“山药蛋”仅一字之差。

  我早就认识野山药。我家院中有两棵生长多年的野山药,它的茎叶缘着外墙水落管而上,直至4层。我从不挖它的根,只采其零余子。只需10分钟,便能采到一茶缸。洗净后油炒,放酱油及糖,还有清水。夏日,饮冰啤酒,它是理想的佐酒菜。吃时觉得跟山药不同,并不滑溜,却味如土豆——很奇怪,它不是跟母体一个味儿!但只是味如土豆而已,毕竟它不是土豆。

  曾读到一篇《寻找“山药蛋”》。文中说一位北京知青在原始森林中挖到过几十斤重的,长达三四米的“山药蛋”。从所述情形来看,这知青挖到的应为山药,而非山药蛋。所以,对山药蛋(土豆)山药和山药豆这两种植物三种“果实”,弄不明白的人还不在少数哩!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