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文娱新闻
 第A09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特 稿
 第A14版:特别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 目 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上海家装服务名牌专刊
 第B06版:证券·投资理念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 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 · 纸上展厅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 · 博物剪影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 · 视觉产生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2007年9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受伤农民讨回50万元赔偿
——范仲兴律师为民提供法律援助的故事
郑裕利 倪颖


  今年52岁的范仲兴在律师业中或许是个“另类”:靠着顽强的个人自学,初中程度的他先后在3所大学毕业,还取得了名校的工商硕士学位,并以一名普通工人的身份高分通过律师资格考试,至今已成功执业20余年。

  速解突发事件

  今年5月20日中午,范仲兴突接急报:5月19日下午,两位外国留学生在本市西北某休闲广场的喷水池附近嬉戏时,不幸双双触电身亡。

  范仲兴临危受命,承担起为解决这起案件提供法律服务的职责。他在很短时间里理清了事件的前因后果,提出了案件定性的思路:“这是一起典型的构建物附属物品瑕疵致人死亡案,应追究设施所有权人的责任。”

  随后,范仲兴数度赴现场踏点调查,在笔记本上记下了观察到的每一个细节。根据调查材料,他提交了一份1500字的《关于意外事件的工作汇报和初步分析》,从法律角度为有关部门解决事件提出意见。一周后,这起意外事件的善后处理在范仲兴的设计方案框架内圆满解决。

  帮农民讨公道

  年仅29岁的农民小姜,在家乡遇车祸受伤来沪治伤,不幸手术失误,导致半身不遂。躺在医院病床上的小姜治疗无望,回乡无钱,医院又拒不承担责任,还把病历也改掉。无奈之下,小姜只得向法律求助。

  接获投诉后,范仲兴律师来到病房探访,目睹小姜身处的窘况,他深感自己有责任为这位无助的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在病房中,范仲兴为小姜打水、买饭,又四处联络交涉,落实基本生活。以后,范仲兴又先后30余次为此案奔走于医院、法院和其他有关部门,费时2年多,终于使医院在确凿的事实和证据面前承担起法律责任,一次性支付人民币50万元。

  事后,小姜曾几次拿着几千元钱要答谢范律师,但都被婉拒。

  关心社区建设

  范仲兴把律师的责任看得很重。前几年,上海一家企业因在外地承建工程而引发纠纷成了被告,范仲兴接受委托代理后,为赶上庭审,不顾恶劣的气候条件和道路状况,在能见度仅数米的情况下,亲自驾车两度翻越秦岭。在庭审中,他依法据理力争,并提出反诉,终于为当事人讨回公道,挽回了数千万元的损失。

  从业20余年,范仲兴办的各类案件超过了2000件。但作为宝山区的人大代表,范仲兴在办案之余更重视基层和社区的平安建设,坚持以自己的职业特长去服务社区和群众。他20年如一日,担任街道的法律顾问,他领衔的律师事务所也直接与6个居委会签订了义务法律服务的协议,每月定期上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努力为化解社区矛盾和平安建设作一点力所能及的贡献。  本报记者 郑裕利 实习生 倪颖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