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 二月河 薛家柱 |
|
12.必须见的人物 胡雪岩侃侃而谈:“尤舵主,在下胡雪岩,原在杭州钱庄当过跑街,跑的就是各家商号,如何流通、如何交换、如何把生意做活,让死钱变出更多的活钱,依我之见,你们松江把这么多漕粮积压在仓廪,则成了死水一潭,腐烂、发臭……能不能采取变通办法,把这些囤积的漕粮,变成源源活水、哗哗银子……” 尤五深受蛊惑:“怎么一个变通法,胡相公能否明说?”胡雪岩放缓语气:“这次,王大人率我们去上海,就是要购买十万斤粮食,火速完成朝廷下达的浙江漕粮的海运任务。很巧,路过松江,看见你们这儿漕粮积压如山。王大人有心想在松江就地采购。这样,既可立即从上海港运走,又可解决你们漕帮一时的困难,岂不两全其美?” 尤五语气毫无掩饰:“我之所以急于将囤积的漕粮出手,是要换取现银,发给漕帮兄弟救燃眉之急,我甚至可以以优惠价格卖给你们。不知你们……” 胡雪岩嘻嘻一笑:“我知道尤五大爷的担心,毋需过虑。”他指着在一旁端坐的章胖子,“这位是杭州‘开泰’钱庄的大伙计章水祥大爷。王大人这次特地带他同行,就是为了随时随地可以结清粮款。” 但尤五还有他的顾虑:“王大人、胡大爷、章大爷,多谢你们关心我们松江漕帮,在下感激不尽!但你们也知道:国以粮为本,漕粮事关重大,万一朝廷要松江急送皇粮,我无法如数交解,那就是天大的死罪!甚至落个满门抄斩。尤某如何担当得起啊?” 王有龄神色庄重,是提醒,也是叮嘱:“此事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最多只有我们四个人知道。我们暂时借调你们的漕粮,也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以后悉数归还你们的还是稻米。绝不会影响你们上缴朝廷的漕粮。” 胡雪岩到底更熟悉商场,微笑道:“我们路过松江,见这里漕粮积压严重,有心替尤掌舵分忧。再说,江苏大部沦陷,连省城都落入太平军之手,朝廷怎会向偏安一隅的小小松江征调漕粮?请尤掌舵三思。”尤五慎重地道:“事关重大,容在下细细斟酌一二。实在对不起!”说着,尤五端起了茶盅,表示送客。王有龄知趣地站起身:“那我们告辞了。” 大家回到船上,巧珠和家骥去了这许久却不见回来。大家正有些着急,却见家骥一跳一跳朝官船奔来。 原来,两人在松江城里苦寻大半天,都没能找到那老太太家。家骥提议换种方法:既然是松江一个富贵人家,那就找上了点年纪的人打听,告知他们老太太的特征,老太太家里的特征。巧珠一说特征,立刻就有一位白髯飘飘的老者给他们引路,并告诉他们要找的府第准是“筠秀园”,松江第一豪宅,里头住的是有着“江南佘太君”之称的尤老太太。松江漕帮,当年就是尤老太和她夫君创建的。老人说,尤老太早不管事了,因为当年在帮会门派的械斗中折了一条腿,行动不便,早早便在这筠秀园内养老纳福。现在接她班的掌门人,是她的第五个儿子尤珏,外号尤五。 胡雪岩大喜过望,拿手拍着家骥的脑勺,频频道:“天意!这是天意!这尤老太,倒是必须去见的一个人物……” 尤老太在“舍身寮”里接待他们。尤老太并不糊涂,拿眼瞅着他:“你们今天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见教?天下漕帮是一家,咱们漕帮兄弟最讲义气,有什么事,你尽管对老身直说。” 胡雪岩毫不遮掩,将浙江粮台想找松江漕帮购粮,以及去漕帮会所会见尤五之事,说了个详细。尤老太声音缓而低沉:“尤五这样做,自有他的苦衷。”据尤老太称,松江漕帮会所,的确掌控着松江的粮食业。但漕帮购买粮食的本金,由入会的会员共筹分摊,只不过尤家出的本金多一点,因此,有关粮食买卖,无论多寡,他都要找帮中的“会董”,俗称“三老四少”商量。但问题不在这儿,因运河淤塞,漕工失业、半失业者众多,人心浮动,一触即发。偏偏占据金陵的太平军派人来找漕帮联络,让漕帮在松江起事,响应太平军。并派“间作”多人,在漕工中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