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2版:求职·广告
  
2007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汤蓓华和她的学生

任海杰


  ◆ 任海杰

  听说上海音乐学院钢琴教授汤蓓华,有一位13岁的学生,能弹奏李斯特的全套《12首超级练习曲》。好奇之下,笔者赶到上海音乐学院电教楼的录音棚,见到了汤蓓华教授和她的那位年仅13岁的学生尹存墨。那天现场来了不少人,包括音乐学院的徐副院长、各届友人。

  长得虎头虎脑的尹存墨,出生在新疆乌鲁木齐市,5岁开始学习音乐知识,8岁开始学琴,师从四川音乐学院钢琴系的郑大昕教授(那天他也在场)。虽然从学琴的时间上来说,稍晚了点,但尹存墨天资聪颖,进步很快,9岁即举办了个人的独奏音乐会,12岁时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六年级,之后,师从著名旅美钢琴教育家汤蓓华及周铿教授学习钢琴,2007年(13岁)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一年级,即跟随汤蓓华学习至今。尹存墨曾在几个全国性的比赛中获得第一名(包括赴德国贝多芬节全国选拔赛14至28岁年龄组金奖第一名)。

  学琴才5年,就取得了如此佳绩,实属不易,尤其是在跟随汤蓓华教授学习后,尹存墨的进步更是明显。汤蓓华早年留学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获硕士学位,不仅演奏获得好评,更是培养了大批的优秀学生。她扎实的专业素养、宽广的国际视野、丰富的教学经验,在培养学生方面显得长袖善舞,效果显著。根据尹存墨的特点,她因材施教,不仅在专业上严格要求,除了对技巧、基本功的扎实训练外,更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文化修养,平时要求他多读书,多听歌剧、室内乐、交响乐,多看舞蹈、画展等,为他理解和演绎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奠定了宽厚的学养基础。而尹存墨极强的吸收能力和悟性,也使得他如鱼得水,日新月异。

  说到李斯特的《12首超级练习曲》,凡学过钢琴专业的人都知道,那是钢琴史上令人生畏的高难度曲目,技巧性极深,如钢琴演奏艺术的象牙塔尖,不要说是儿童少年,即便是成年钢琴家,能顺利拿下这套曲目的也不多,因此,不仅是现场演奏,即便是唱片录音也很少。以这套曲目闻名于世的已故苏联钢琴大师拉扎尔·贝尔曼,在他28岁时才完成这套曲子的录音。而这次我们在现场,竟然看到尹存墨同学以娴熟的技巧和优美诗意的演奏,一气呵成地“拿下”了《李斯特12首超级练习曲》,真是令人惊讶不已!难怪当尹存墨演奏完后,上海音乐学院的徐副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称此举在音乐学院的历史上也是首次,虽然在演奏上还有需改进之处,但一个13岁的孩子,能如此演奏12首超级练习曲,无疑是值得祝贺的。

  演奏结束后,问询汤教授:既然尹存墨同学已经掌握了如此高难度的曲目,那么以后是否让他更多地参加比赛?但汤教授的回答又是给了我一个意外。她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好像学琴就是为了比赛,为了得第一名。其实,比赛是否得奖,还有许多场外的因素,再说,艺术不是体育,没有绝对的标准。而且,即便是得奖了,就万事大吉了?艺术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不少人得奖时风光无限,但没多久便销声匿迹,就因为还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大量的高规格曲目的积累。所以,我对尹存墨是从根本上抓,让他更多地积累曲目,更多地培养全面的修养,通过一场场高质量的演出,一台台生动、感染力强的音乐会,来锻造他的钢琴演奏水平,也让艺术真正地服务社会,为广大听众带来纯美的音乐享受。其实,早年的那些钢琴大师,都不是通过比赛,而是通过大量的音乐会而成为大师的,如肖邦、李斯特,等等,都是如此。

  说着,汤教授拿过节目单,给笔者看了在不到一年间,尹存墨跟她学习的曲目——共有16部极具分量的作品,如李斯特的《帕格尼尼音乐会练习曲全套(1-6)》《匈牙利狂想曲全套(1-19)》《B小调奏鸣曲》《但丁奏鸣曲》、第一、第二钢琴协奏曲;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舒曼的钢琴协奏曲;莫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肖邦24首练习曲等等。

  这再一次让笔者感到惊讶。在这个急功近利的年代,汤教授无疑是个理性主义者,这样的理性主义者现在实在是太少了,因此真诚地祝愿尹存墨这匹千里马在伯乐汤蓓华教授的调教下,茁壮成长,驰骋万里!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