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听率蚕食了销售额? ——美音乐产业与电台版权费之争重燃战火 陆群 |
◆ 陆群 美国音乐产业为播出曲目的付费问题,曾与广播电台有过多年争执,但双方始终没有伤了和气,争议也无形中被搁置了。上个月中旬,一个由133位歌手、音乐家和包括美国唱片业联合会在内的行业组织的代表携手成立了一个名为“第一音乐联盟”的维权组织,其目标是推动国会修改1998年通过的《千年数字版权法》,改变电台任意播放歌曲,却无须给唱片公司和歌手“一个子儿”的现状。此举从一个侧面标志着音乐产业与电台的利益之争又重燃战火,而且看来这次是动了真格。 当初音乐产业之所以对电台网开一面,主要是他们乐得让电台免费播放歌曲,起到对唱片销售的助推作用。前些年,还不时有电台DJ非法接受唱片公司贿赂,为其推介歌曲的丑闻爆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音乐爱好者沉迷于网络下载和卫星广播,唱片公司发现,电台对新歌的宣传已经没有多少价值可言,于是问题就成为,既然下载和卫星广播都要收费,为什么电台却可以置身事外? 不仅如此,在音乐产业看来,电台过去是盟友,现在却更像是敌人。“第一音乐联盟”委托得克萨斯大学经济学教授斯坦·利博维茨主持的一项历时6个月的研究,比较了1998-2003年间美国100个城市的唱片销售率和电台收听率,发现每天每人听1小时的电台音乐广播,会导致唱片专辑购买量下降0.75个百分点。换言之,不少人由于听电台节目而打消了购买唱片的念头。利博维茨直言不讳地说:“如果电台不存在,唱片的销售能够增加50%-60%。” 音乐产业向广播发难,在某种程度上是被“逼”急了。有统计显示,唱片公司去年CD销售和网络下载收费的总收入较之前年的11.5亿美元下降了6.2%,今年下滑的势头仍在继续。但另一方面电台也有自己的难处,随着网络和卫星广播的崛起,它们以往丰厚的广告收入受到了日益凶猛的蚕食。去年传统电台的收益仅增长了0.5%,而今年能否赢利还是个未知数。 美国的电台如今已形成年产值200亿美元的产业,面对音乐产业从中分一杯羹的企图,自然也做好了应战的准备。美国第一大广播商CCU公司法律部主任安迪·列文在《商业周刊》上愤愤不平地撰文说:电台免费播送歌曲已有70多年的历史,唱片公司得到了多少实实在在的好处!等于是我们免费给它们打广告,按道理,唱片公司应该向我们付费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