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2版:求职·广告
  
2007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也给外来户创造安居条件

钮因林


  ◆ 钮因林

  据2006年底人口统计,上海市人口组成情况和外来人口所占比例如下:

  上海市常住人口1815万;上海市户籍人口1348万;上海市外来人口  467万;外来人口占常住人口比例25.7%。实际外来人口数还远远不止这些,许多人都未办居住证,无法统计。

  可以说,这占上海全部人口四分之一的外地人是我们这座还在不断发展中的庞大城市的建设大军、服务大军。但是据我了解,相当部分外地来沪人员的居住条件却很糟糕。举一些钟点工的例子来说:近三年来,在我家做过钟点工的有七位,她们分别来自江苏、山东和安徽,一般来说她们的表现还都不错,但遗憾的是大多都做不长,其原因有多种,有因她们离我家太远不方便,换了近一点的东家,有因老家盖房回原籍了。她们有个共同情况就是居住条件都太差,她们为了多挣钱往往每天要做三至五家的钟点工,一个月下来能有2000元左右收入,但为了节省房租等费用,就找最便宜最简陋或较偏僻的地方去住,如有的住在华漕,到市区上班路上来回要两个小时;有的虽然近一些但住的条件极差,有全家三四口人挤在十几平方米一间房中,炎热的夏天境况可想而知,还根本没有厨房、卫生间,有的房东对用水用电还苛刻限制。我到过一位钟点工的“家”,她是住在一处准备规划拆迁的一个村里的一条弄堂里,所谓房子只有几个平方米,非常简陋,是用石棉瓦和木板搭建起来的,150元一个月。有的住在城乡结合处,秩序很乱,属于“三不管”地段,有一位阿姨和我说,她们那里的民房住的不少是“超生游击队”,有一家生了七八个女孩,挤在一处住,都是黑户口,孩子们也没法上学……

  其实,住房困难的岂止这些做钟点工的,还包括公司一些小白领也概莫能外,他们刚来上海在市中心上班,工资又不高,于是与人合租,这样出现了“群租”现象,一套单元房被分割成若干间,每一间放了二三张床,这样,租客们租的不是房而是床……

  我觉得我们的社会也很应当关心外来人群的生活和居所,我们有责任为他们排忧解难,设身处地给他们解决具体问题,其实,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也等于在帮了我们自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