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阳光特奥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来信来论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记忆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谈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广告
 第B19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1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7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8版:求职· 留学·移民
 第B29版:求职· 培训·移民
 第B30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31版:求职· 留学·培训
 第B32版:求职·广告
    
2007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模拟接待动真格 飞入寻常百姓家

俞剑 种楠

亲情

  在迎特奥倒计时30天时,杨浦区新江湾城街道举行了“当好东道主,文明迎特奥”志愿者演练活动。街道请来社区“阳光之家”的学员,发动居民志愿者与高校志愿者、摄影摄像志愿者一起,模拟社区家庭接待。

  在时代花园小区一户接待居民家,户主夫妇年过花甲。女主人田幸有一双巧手,她亲手制作的各类布艺贴画、串珠作品和人偶令特奥运动员们爱不释手。男主人韦启森戴上了老花镜,耐心细致地向客人们讲解各类手工艺品的制作方法。老夫妻俩已经张罗着搜集上海风景的相片和画册,“让外国朋友看看我们美丽的上海!”虽然有高校志愿者作翻译,老韦还主动请缨:“什么时候再给我们培训一下英语口语,我想跟他们有个简单交流。”

  经过反复调整,模拟演练渐入佳境。“阳光之家”的学员们脸上有了笑容,姿态不再僵硬。75岁的摄像志愿者严德惠一边忙着用数码摄像机拍摄,一边嚷嚷道:“对,就是要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我们拍点精彩的画面!”高校志愿者在演练中,只能一遍遍把上海话“翻译”成普通话,复旦大学英语专业学生李佳说:“这样的演练也教会我向年长的社区居民学习,对待特奥运动员要特别耐心。”

  正热闹,门铃响了。原来是智障人士磊磊的妈妈一路追踪到了接待居民家。社区志愿者骆文英亲热地拉着磊磊的手,对家长说:“侬放心,磊磊离开侬,还有我这个‘爱心妈妈’照顾伊呢!”磊磊也在众人的鼓励下,亲热地喂妈妈吃水果,磊磊妈妈有些不好意思,却欣慰地笑了。

  俞剑 文 种楠 摄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