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牌传达一种生活方式 年轩 |
在我读小学的时候,大家还都没什么名牌概念,家长叫穿什么就穿什么。一到了初中,能拥有一双Nike或Adidas的球鞋便成了大多数男生的梦想,这时名牌的概念渐渐开始在心里萌生,“帅气,有面子”成了名牌的代名词,这也是为什么买不起名牌的男生会买假货来挣面子,满足小小的虚荣心。同时女生似乎对穿名牌的男生更容易产生好感,“看,他穿的球鞋是Nike的啊”。不错,在那个大多数人还买不起名牌的年代,虚荣心是名牌效应衍生出来的第一产物。 其实学过营销的人都应该清楚,商家只是在打造一种名牌效应,通过牌子来传达一种时尚信息和生活方式。就好比Nike的“Nothing is impossible” 告诉人们要积极争取,突破极限。但是穿上它的球鞋就真的一切皆有可能了吗?当然不是。不过,人们还是被其品牌形象深深吸引。说到质量,可以说大多数名牌产品的高昂价格是远远高于其用于保证质量的成本的,尤其是化妆品,学过化学的人十分清楚化妆品的玄机,真的值那么多钱吗?尽管许多消费者也很清楚名牌的性价比很低,可是仍然对其趋之若鹜。名牌是用来撑面子的,而不是用来实实在在过日子的。 现在读了大学,知识增长了不少,头脑也清醒很多,对名牌开始看得透彻了,但买衣服还是喜欢买ONLY, 买鞋子喜欢TATA, 买包喜欢PUMA, 如果能拥有一瓶Chanel的香水,那更是令人欣喜的事。记得一件趣事,室友在劝朋友接受一个男生的追求时,说道:他穿的裤子是Levis的。后来好事成了,不知道Levis有没有起到作用呢。 可以预料,我们工作后仍会追着名牌跑,甚至会到了非名牌不买的程度。不知道是因为商家的营销手段太有效,还是因为人们心中浇不灭的名牌情结。只是希望名牌力保高质量,才不至于让名牌族们花太多的冤枉钱。 年轩 |